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2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折腾LP黑胶转盘唱臂(P48转盘电源改造更新) [复制链接]

101#

还请教开心兄:为什么当内圈和外圈的循迹角误差较接近的时候,重放时的电信号失真会不一样呢?(那就是说这2个循迹角误差当我们通过计算人为的调整为不一样时,重放时的电信号失真就一样了),这个有点难于理解,请详解,谢谢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102#

回松兄:有效长度并不是固定值,厂家给的有效长度其实是建议的厂家认为的最佳长度,就象超距,你也可以自己调整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103#

原帖由 无难 于 2009-6-7 15:07:00 发表
回松兄:有效长度并不是固定值,厂家给的有效长度其实是建议的厂家认为的最佳长度,就象超距,你也可以自己调整

正是!目标是达到最小寻迹误差,另外,唱头盖设置的寻迹角不同,超距也就不同。所有的调整都是为“耳朵认可”服务的,这个才是“本质”。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04#

我的理解是:超距在某些时候,和针压差不多,也是教声的手段之一。
TOP
105#

不只是教声这么简单,超距误差太大的话,会严重影响左右声道的平衡,严重的话,可能有一声道没有声音!我就试过!
因为爱乐,所以发烧
TOP
106#

回无难兄:循迹角误差引起的重放失真的大小不仅与循迹误差角大小有关,还和刻录的速度、唱针所在点的线速度有关。线速度越大,失真就越小,由于内、外圈的线速度之比是2.7倍的关系,所以失真就有2.7倍的关系。
这个图是自动计算公式,由电子表格自动完成,每输入不同的数值,曲线立即改变。
最后编辑开心果 最后编辑于 2009-06-07 16:14:25
TOP
107#

超距不应该算是教声的手段吧,超距的目的是为了让唱头的循迹误差角达到最小而减少失真,如果是直线唱臂就不存在超距这个DD鸟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108#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09-6-7 16:13:00 发表
回无难兄:循迹角误差引起的重放失真的大小不仅与循迹误差角大小有关,还和刻录的速度、唱针所在点的线速度有关。线速度越大,失真就越小,由于内、外圈的线速度之比是2.7倍的关系,所以失真就有2.7倍的关系。
这个图是自动计算公式,由电子表格自动完成,每输入不同的数值,曲线立即改变。

谢谢指教,能传一个这个文件给我吗?这个是Excel的文件对吧?,看来开心兄是对此研究得比较深的了,那如果是直线臂又是怎么来调整这个线速度的呢?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109#

原帖由 无难 于 2009-6-7 16:15:00 发表
超距不应该算是教声的手段吧,超距的目的是为了让唱头的循迹误差角达到最小而减少失真,如果是直线唱臂就不存在超距这个DD鸟

同意
因为爱乐,所以发烧
TOP
110#

原帖由 无难 于 2009-6-7 16:21:00 发表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09-6-7 16:13:00 发表
回无难兄:循迹角误差引起的重放失真的大小不仅与循迹误差角大小有关,还和刻录的速度、唱针所在点的线速度有关。线速度越大,失真就越小,由于内、外圈的线速度之比是2.7倍的关系,所以失真就有2.7倍的关系。
这个图是自动计算公式,由电子表格自动完成,每输入不同的数值,曲线立即改变。

谢谢指

又仔细理解了一下,线速度的失真是由循迹角误差引起的,如果循迹角没有误差,也就没有了线速度的失真了,对吧?所以直线臂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这个是国外早有的定论吗?怎么从来没听过,的确孤陋寡闻鸟。。。。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111#

线速度是由转盘转速决定的,不能调吧。
是Excel的文件,但还相当不完善,把作图部分传给你。
TOP
112#

对的,没有循迹角误差,由循迹角误差引起的失真当然没有了。不过直线臂也很难做到零误差。
TOP
113#

原帖由 无难 于 2009-6-7 16:15:00 发表
超距不应该算是教声的手段吧,超距的目的是为了让唱头的循迹误差角达到最小而减少失真,如果是直线唱臂就不存在超距这个DD鸟


当然是在大致准确的前提下,针压也是啊,厂家也只是个推荐值而已
TOP
114#

还要请教开心兄:再把思维整理一下,如果我们把内圈和外圈的角度(图中A点和C点)通过超距调整为一样时(这个应该是可以作到的),然后再调整我们的补偿角让唱头在A点和C点分别为0度误差时(先不管B点),唱头在C点没有误差,但在A点就有2,7倍的失真了,对吗?
1.jpg (, 下载次数:2)

jpg(2009/6/7 16:57:29 上传)

1.jpg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115#

错了错了,我又理解了一次,调整我们的补偿角让唱头在A点和C点分别为0度误差时(先不管B点),唱头在C点没有失真,在A点也就没有失真了,这个原理同直线臂,但现实中我们不可能把C点调为0误差,当C点误差为1度时,A点的误差就相当于有2.7度的误差,所以为保证A点的误差值较小,就会把C点的误差调得更小,终于理解了厂家数据的真实意图,看来这个DD不仅仅是几何的概念也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116#

邮件已发。
不是这样里解的,如果A C两点的循迹角误差为零,由循迹角误差引起的这部份失真就没有了。它的意思是在A C两点附近的某两点(这时循迹角误差不为零了吧),即使它们的循迹角误差一样大,但是由于A点附近的线速度比C点附近的线速度小,所以A点附近的失真要比C点附近的失真大,至于大多少,由线速度的比例决定。
TOP
117#

还可以这样理解,假设使用某种方法使整个放唱过程中,保证循迹角误差为定值,如1度;并假设在外圈145毫米处的失真为1%,那么在内圈55毫米处的失真就升到2.64%。
TOP
11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合肥蒋鹏 最后编辑于 2009-06-07 18:49:47
TOP
119#

原帖由 KCC123 于 2009-6-6 23:15:00 发表
据我所知Nottingham 的 12 寸唱臂的有效长度似乎不是294mm, 294mm是指这唱臂的安装在唱座上相距唱盘轴心的距离.

进一步核实过了,Nottingham 的 12 寸唱臂安装在唱座上的轴心与唱盘轴心的距离是294mm。

那么这款唱臂的超距和有效臂长分别是多少???
最后编辑溪秀兰 最后编辑于 2009-06-07 23:27:48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120#

原帖由 合肥蒋鹏 于 2009-6-7 18:48:00 发表
松兄好
给您定制的3009SIII的调整卡尺,已经通过宅急送发出

非常感谢蒋兄的关心支持,收到后一定认真调校调校,有什么问题再请教,有什么体会也向大家汇报汇报,还请蒋兄和各位DX多多指教。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