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痛苦、冲突、矛盾在音乐中的表现及其解决和不解决 [复制链接]

查看: 14514|回复: 67
31#

回复 30# bodyheat 的帖子

承蒙B老师回帖——这又涉及到那个问题,我先前跟人争论过,实在也没啥意思。有人把音乐当客观的,还设定标准,我则认为音乐是纯主观的,而且我认为听音乐的乐趣是每个人都能给出他自己的“阐释”。谁都没有资格给任何事下任何结论,更何况是我——我的结论只对我有意义,就像您的结论只对您有意义一样。至于是不是一本正经,这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至于幽默,有人觉得是这样,有人不觉得这样,——文本本身就是那个样,就像音乐本身那个样一样,——演奏家说,我只照谱演奏,但他们演奏时也会给自己编排一些意像。我愿意说的时候一定会说,我不愿意说的时候肯定不会说。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0-07-21 11:04:44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2#

承蒙B老师观注及版主置顶,我心里一热就接着说点老柴,请各位多包涵。

老柴的痛苦通常是一种被禁闭的痛苦,有如金丝雀被关在笼子里或被锁住颈项的猛兽——其苦更有甚于此,仿佛一种被深深箍制住的,或者,他的音乐有时把我们带到古罗马的角斗场,受伤害的野兽左冲右突,那结局当然我们都知道。老柴虽被某些主流人士奉为主流音乐的主旋律,其基底却是不一样的非主流,其所表现的是一个人与社会的对抗——我因此对老柴崇敬有加,甚于乐圣。个人与社会的对抗,成功的少,失败的多,这是绝对的真实,音乐中为何不能加以表述又为何不能明白承认?托尔斯泰听老柴如歌的行板而至潸然泪下,也许托翁是真“懂”老柴的,——老柴音乐的底质是忧郁和痛苦——而这痛苦的根源在他的个人生活和性格,而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3#

窃以为音乐历来就有痛苦的成分,只是表达痛苦的方式,因时代因文化而异罢了。

不必特意从莫扎特说起,上溯至巴赫,他的“愁苦音乐”实比莫扎特要多得多,平均律,大小无,受难曲,悲剧性的乐章比比皆是。亨德尔,格鲁克,韦伯等等的“痛苦”也不少,悲剧向来就是西方艺术的核心内容。

海顿Piano Sonata in E flat major, H.XVI no.52 和 f小调变奏曲,也远非简单的快乐。

门德尔松可以去听他的弦乐四重奏,尤其是最后一首。

舒曼的精神分裂,经常体现在作品中,第二交响曲的矛盾性,极为强烈。

肖邦要听钢奏和叙事曲,远离了沙龙趣味,悲剧性强烈。

柴可夫斯基的温情主义与莫扎特共通,同时也受舒曼很大的影响,当然还有浓厚的斯拉夫气质。
TOP
34#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10-7-21 10:50:00 发表
承蒙B老师回帖——这又涉及到那个问题,我先前跟人争论过,实在也没啥意思。有人把音乐当客观的,还设定标准,我则认为音乐是纯主观的,而且我认为听音乐的乐趣是每个人都能给出他自己的“阐释”。谁都没有资格给任何事下任何结论,更何况是我——我的结论只对我有意义,就像您的结论只对您有意义一样。至于是不是一本正经,这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至于幽默,有人觉得是这样,有人不觉得这样,——文本本身就是那个样,就像音乐本身

shenming兄好,好久不见又来好贴啊。咱搬个板凳好好学习,有机会我也插个话啥的。
TOP
35#

回复 34# alma 的帖子

阿兄好!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6#

回复 33# 拂晓之歌 的帖子

这说得好,我也正在思考这些问题。不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人对某些乐曲感受较强,有人对另外一些有感受,我们只能捡自己有“感觉”的说,并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得些启示。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7#

闷骚巨匠勃拉姆斯

音乐史上勃氏与老柴是死对头,这原来也说过,——他们俩对骂的情景实在不比郭德刚和宋祖德逊色多少。我对勃氏始终情有独终,自打听“懂”了他的交响后。话说勃氏心底的痛苦并不比老柴少多少,只不过不愿意在他的音乐里多说,而且他费尽心思“去个人化”而努力使其音乐成为一种客观的表现;但我总能听出他音乐中难掩的苦痛,他将其化作一种怅惘和迷茫,也许他的潜台词是在说,“我这点事不算什么,看看我们所处的世界”。隐忍是勃拉姆斯音乐最大的美德,一旦听出了这种隐忍,就立刻能被他感动。还有,勃拉姆斯的惆怅还带有强烈的理性色彩,这是德国人的强项,勃交第四是所有交响曲中我最钟爱的曲目——秋天听效果最佳。反复听,我觉得勃四才是交响中的精品——增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其所透露出的负面信息也恰到好处——而且,它没有作任何结论,也就是说,它对他的痛苦是不解决的。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8#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10-7-21 11:04:00 发表
老柴的痛苦通常是一种被禁闭的痛苦,有如金丝雀被关在笼子里或被锁住颈项的猛兽——其苦更有甚于此,仿佛一种被深深箍制住的,或者,他的音乐有时把我们带到古罗马的角斗场,受伤害的野兽左冲右突,那结局当然我们都知道。老柴虽被某些主流人士奉为主流音乐的主旋律,其基底却是不一样的非主流,其所表现的是一个人与社会的对抗——我因此对老柴崇敬有加,甚于乐圣。个人与社会的对抗,成功的少,失败的多,这是绝对的真实,音乐中为何不能加以表述又为何不能明白承认?托尔斯泰听老柴如歌的行板而至潸然泪下,也许托翁是真“懂”老柴的,——老柴音乐的底质是忧郁和痛苦——而这痛苦的根源在他的个人生活和性格,而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


一个被禁锢的同性恋者对于封建观念孤独而殊死的反抗???!!!

19世纪那级别的知识分子有可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将自己那点儿性取向的苦恼不厌其烦地在自己的大部分作品中叽叽歪歪去吗?那玩意儿难道比启蒙运动的影响和诱惑还巨大?设想如果你是那个对贝多芬、瓦格纳、勃拉姆斯都敢评头论足的奇才,这是你社会生活最大的思考所在和价值体现吗?

再者说了,这种事情只要没被暴露于公众之下成为社会丑闻,平常没出事的时候哪儿来的那么大压力啊?没别的可关心了是吗?如果说“被自杀”的研究结果确实成立,那也就是一突发事件,过程绵延不了多少日子,跟以往那些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怎么扯上的关系我很纳闷儿啊!!!

人家只不过是忧郁些罢了,艺术家们都擅长这个,尤其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几乎所有俄罗斯艺术家,而老柴恰好是他们当中最有柴的一个。哦,依着您那意思,难不成其他那些位都是根红苗正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惟独就他落一"十九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同性恋受迫害者和反抗者"的光荣称号,而他所有伟大作品的存在意义则无疑是为了彻底捍卫这一称号?若从当代“娱乐至死”的角度上说,俺倒是不那么坚决的反对。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39#

回复 38# bodyheat 的帖子

B老师可别真生气,我什么时候说他所有作品都是跟那个有关了?我又什么时候说他的痛苦与忧郁都是由那造成的?为避免误解,我甚至都不提那词,至于您要往那方面去理解,我只能说抱歉了。再说,没有那事我们就不痛苦了,就不需要抗争了?您怎么理解做大领袖毛主席说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呢?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40#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10-7-21 13:40:00 发表
B老师可别真生气,我什么时候说他所有作品都是跟那个有关了?我又什么时候说他的痛苦与忧郁都是由那造成的?为避免误解,我甚至都不提那词,至于您要往那方面去理解,我只能说抱歉了。再说,没有那事我们就不痛苦了,就不需要抗争了?您怎么理解做大领袖毛主席说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呢?


神明老师又说笑了,咱闲聊天儿可生的哪门子气啊?呵呵~~~
如果俺的确误解了的话,说抱歉的应该是俺而不是您。

尽管老兄没明确说那当子事儿,不过好象老柴个人生活中让后人嚼牙花子的也没啥比他那点儿事更“刺激”的了(与梅克夫人那段儿是佳话,并不“刺激”)。何况你还明确提到了他“被自杀”这项了不起的研究成果,而这所谓“被”的原因大家想必也都是心知肚明的嘛。

那么,到底该如何用伟大领袖毛主席说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去准确印证您所谓之“老柴音乐的底质是忧郁和痛苦——而这痛苦的根源在他的个人生活和性格,而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 ”这一重要论点呢?而你言下之老柴的“痛苦与忧郁”之根源既与他个人生活中的“那个”无关,又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无关,那么导致此公竟然象头“古罗马的角斗场受伤害的野兽左冲右突”的具体根源为何呢?此时,这对俺的确是个小小的困惑。
最后编辑bodyheat 最后编辑于 2010-07-21 15:10:58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