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理性读解LP与CD的特点优势,以便大家根据自身喜好发高烧~! [复制链接]

1#
理性读解LP与CD的特点优势,以便大家根据自身喜好发高烧~!

近年以来,随着数码的不断地发展,音响系统素质的提高,大家对CD的音质要求也越发严格~!

在刚出世时的CD是以极低的背景噪音和大动态爆棚音响效果为"诱人"宣传,

之后,有更多的爱乐之士理智地发现CD在音乐表现上的种种缺陷:如音色不够圆润,细节也不够丰富,

重放音乐与现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缺乏一种感人的音乐韵味~!特别与优秀的模拟系统(LP或开盘机)

做对比,重放同一版本录音时,这种区别更为明显~!

于是许多对音质极为苛求的专业人士和烧友就得出CD综合音质不如LP的结论~!

公平地说,CD系统在信噪比,失真度,频响的均衡度等重要电声指标上比模拟系统有明显的改善~!

而造成CD音质差距的主要环节在哪里呢?

好久没打字,好累,待续............
复件 20090506_ae1d6d2caa28a8513901BUWWTfWN2fi7.jpg (, 下载次数:12)

jpg(2009/6/22 14:56:56 上传)

复件 20090506_ae1d6d2caa28a8513901BUWWTfWN2fi7.jpg

最后编辑名媛 最后编辑于 2009-06-22 15:51:27
分享 转发
音乐的感触,作曲家的心血,演奏者的眼泪,来享受音乐吧!
TOP
2#

沙发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3#

个人觉得最根本差别就是密度,LP的密度,CD难以企及。
TOP
4#

原帖由 winndy 于 2009-6-22 15:11:00 发表
个人觉得最根本差别就是密度,LP的密度,CD难以企及。

--人眼 人耳也像数码产品一样对真实世界取样,也有一定的分辨率;而模拟的东西也有一定的颗粒,比如照相底片。目前,照相数码已经超过普通胶卷的分辨力的。音频领域也是一个道理,许多数字化母带不是也才20bit,48khz,也许16bit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分辨的极限,那么专业人士是多少?20bit,24bit?所以说,这是个有点臆测的个人化的东西。
TOP
5#

LP与CD最大的区别是“活生感”与“声音密度”。CD可以做到LP一样的“活生感”与及一样的“声音密度”,但它不能两者兼顾!而LP就能把“活生感”与“声音密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听起来声音是如此的立体、自然、活灵活现,充满着空气感!使人感触到灵魂的深处,令人感动、令人向往!!
TOP
6#

原帖由 挠挠 于 2009-6-22 15:24:00 发表
--人眼 人耳也像数码产品一样对真实世界取样,也有一定的分辨率;而模拟的东西也有一定的颗粒,比如照相底片。目前,照相数码已经超过普通胶卷的分辨力的。音频领域也是一个道理,许多数字化母带不是也才20bit,48khz,也许16bit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分辨的极限,那么专业人士是多少?20bit,24bit?所以说,这是个有点臆测的个人化的东西。  

朋友,其实问题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我也是在最近2,3个月才接触模拟音源,仅仅1个月以前看了朋友拍的胶片用投影机和数码相片比较。
你说得没错,数字的东西解析力作得很好,数码相片的细节还原度也超过胶片,但是我的耳朵,我的眼睛很清楚地告诉我,模拟的东西更加接近真实,更加好看好听,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这是切身感受。也许是我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抑或一种怀旧情结欺骗了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呵呵,有机会接触一下吧,你也许也会觉得很奇怪。
最后编辑kevinlove 最后编辑于 2009-06-22 15:59:32
TOP
7#

LP唱片中,音质最理想的个人觉得是全模拟唱片;DMM数码直刻唱片,次之,已有数码声可闻,细腻程度已经打折,但尚可接受;最不理想的是电脑修声较严重的唱片,类似RCA公司的DYNAGROOVE技术唱片,几乎不能接受。
TOP
8#

原帖由 kevinlove 于 2009-6-22 15:40:00 发表
朋友,其实问题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我也是在最近2,3个月才接触模拟音源,仅仅1个月以前看了朋友拍的胶片用投影机和数码相片比较。
你说得没错,  

《无间道》音响店里,华仔对梁朝伟
:"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总之一句话,就是通透。"
TOP
9#

数码成像和胶片成像之间的争论在摄影论坛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反转片,特别是大画幅底片,无论是否发烧友都不得不承认底片的成像质量是最好的。这里面还有个关键,反转片是透射稿,而且冲洗后直接在灯箱下观看,无任何转换,其细腻程度(类似LP的密度),无法用语言描述,即使是大画幅底片,哪怕是电分,用专业打印机打印在最好的相纸上,其魅力一定是大打折扣的,原因就是透射稿的色彩密度之大,反射稿目前的技术还差得很远。真正的摄影高烧发烧友,是不看照片的,直接拿反转片在灯箱上观看,因135反转片实在太小了,打幻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时拍摄反转片对摄影师的要求要高得多,不可能像数码相机那样,无限制得按快门,大底片价格也较昂贵,没点水准还真玩不好大画幅。
说了这么多底片的好话,也该说说数码相机的好处,数码既然成为主流,自然其优越性不是胶片可以代替的,首先是广告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搁从前,拍一张广告,光波拉片就要耗费多少,其次,体育摄影,新闻摄影,野生动物摄影等等,以前胶片消费大户现在都可以换用数码,一台高素质数码相机,足以担当重任,对一般发烧友来说,降低胶片的消费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TOP
10#

原帖由 pyzn805 于 2009-6-22 15:40:00 发表
LP与CD最大的区别是“活生感”与“声音密度”。CD可以做到LP一样的“活生感”与及一样的“声音密度”,但它不能两者兼顾!而LP就能把“活生感”与“声音密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听起来声音是如此的立体、自然、活灵活现,充满着空气感!使人感触到灵魂的深处,令人感动、令人向往!!


CD机可以把活生感和声音密度结合,只是在如今的市场上,已经没有多少厂家愿意做这样的CD机了,量少自然价格也是天价。
TOP
11#

原帖由 winndy 于 2009-6-22 16:14:00 发表
数码成像和胶片成像之间的争论在摄影论坛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反转片,特别是大画幅底片,无论是否发烧友都不得不承认底片的成像质量是最好的。这里面还有个关键,反转片是透射稿,而且冲洗后直接在灯箱下观看,无任何转换,其细腻程度(类似LP的密度),无法用语言描述,即使是大画幅底片,哪怕是电分,用专业打印机打印在最好的相纸上,其魅力一定是大打折扣的,原因就是透射稿的色彩密度之大,反射稿目前的技术还差得很远。真正

我完全是一个摄影门外汉,我老婆是摄影爱好者。但是我那天完全被反转片投影震到了,太逼真了,只有一句话,自己的眼睛会告诉你什么影像是好看的。
数码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方便太多太多了。模拟只是对那一小撮对画质有极致要求,对相机的操控烂熟于心,除了有一定经济条件而且还要有闲情逸致的人才有吸引力,召集一帮朋友茶余饭后,看片子聊天,这并不是光有钱就可以做到的。
玩模拟音源也是一样,不管是开盘,LP,从软件上就已经把一些发烧友排除在外,加上调教的难度,寻找软件的艰辛,绝对不象用CD那么省心轻松。但是没办法,玩模拟的人基本上都是迷了心窍,无药可救啊。
TOP
12#

见到大家踊跃讨论,非常兴奋,有不同看法与讨论才有共同进步~!好啊~!

继续,上接CD音质差距的主要环节在哪里?

先让我们了解什么叫模拟信号模拟声音,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听到各种声音信号它的强度都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我们称之模拟信号!

传统音频记录方式以磁记录(磁带)或机械刻纹(LP母带)记录下来,

此时磁带上剩磁的变化及LP音槽内的纹路起伏变化都是与声音信号变化相对应,成正比的,

这样的录音我们叫模拟录音~!

CD的音频记录则完全不同,它需要首先把模拟信号变成二进制数PCM数码信号再加以记录,

这个过程称为A/D转换,由于模拟信号变化的连续性,从理论上说信号数值有无限多,

因此当我们把模拟信号转变为数码信号时,不能做到把所有信号数值都进行转换,

数据量对现在数字处理系统将是一个无限大的天文数字,无法应付情况下,

只能对信号进行取样,做有选择的记录.所谓的取样就是每隔一定时间间隔选取一个信号数值,

每秒的取样次数称为取样频率~!

这时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通过时间上"不连续"的取样后变成了一系列随模拟信号的包络变化的"间断"信号.

好了,吃饭咯,,,待续.......
showimg22.jpg (, 下载次数:6)

jpg(2009/6/22 18:37:22 上传)

showimg22.jpg

最后编辑名媛 最后编辑于 2009-06-22 18:57:30
音乐的感触,作曲家的心血,演奏者的眼泪,来享受音乐吧!
TOP
13#

楼主是画油画的?不错不错。。。。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14#

油画肯定不错,写得也不错,笔功挺扎实的.
TOP
15#

原帖由 拿胆主义 于 2009-6-22 20:30:00 发表
油画肯定不错,写得也不错,笔功挺扎实的.


油画是张小川画家的作品,我比较喜爱~!笔功不扎实,让你笑话了~!
音乐的感触,作曲家的心血,演奏者的眼泪,来享受音乐吧!
TOP
1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黑胶唱片天地总店 http://www.nnhy.cn
黑胶唱片天地淘宝http://shop33595357.taobao.com
TOP
17#

上接,“不连续”的间断信号就是PCM即脉冲幅度调制信号,

由于幅度变化的无限性,这样的信号记录起来有点困难,

所以需要将PCM信号进行量化,编码才能变成最终记录的PCM数码信号。

由此可见,数码系统的两大要素:一 取样频率 二 量化精度(或称比特数)

比特越多越精准,1  bit  /16 bit /24 bit 等。

在CD编解码16 bit 的量化标准经人们主观试听后,逐渐发现44.1KHz的取样,

使得20KHz以上的信号被完全“切掉”,这样泛音丰富的乐器,

如弦乐器/钢琴/琵琶/经过数码录音后,其音质明显不如模拟系统那么细腻,逼真~!

而且16 bit的量化处理也使得“梯级电压”过大,量化噪音明显,声音偏硬,发燥~!

相信从技术上去理解,为什么CD音质会差距LP?大家明白了吧~!

为什么模拟声音更像真~!当然,CD也有播的很美,LP没功力也难出好声~!

总结:LP是模拟发声是连续的声音,CD是数码发声是不连续的取样量化的声音~!

今时今日数码的进步也有音质上加强许多,24BIT等技术都在迈进~!

大家所说的CD与LP是密度的区别,也算对了一部分,只不过是换种说法而已~!

好,祝大家烧得开心~!百花齐放~!共同进步~!
音乐的感触,作曲家的心血,演奏者的眼泪,来享受音乐吧!
TOP
18#

原帖由 无难 于 2009-6-22 20:23:00 发表
楼主是画油画的?不错不错。。。。

俺不是画画的。。
音乐的感触,作曲家的心血,演奏者的眼泪,来享受音乐吧!
TOP
19#

楼主只是讲对了一部分。

CD并不像你所认为的这么差,更不是“断断续续”的声音。

CD的失败是在硬件,CD的理论和技术是远远好于LP滴。

同样,只要硬件过关了,LP是毫无优势的,更不用说今后的高规格数字播放模式了。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20#

看看这个技术上的比较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58860.aspx,揭示了LP为什么好听.
最后编辑小乐虫 最后编辑于 2009-06-22 22:02:2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