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听音室内的声学现象谈摆位——界面反射干扰
走过不少地方,许多朋友的“天花板”基本是没有做声吸收处理的,因此,强烈建议听音室的天花板做成“声”(重点是中低频)强吸收形式,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
当然,尽管我们如何努力地去对天花板进行中低频强吸收处理,几十赫兹的低频还是很难完全控制的,专业消声室对于80赫兹以下的低频都无法完全消除,更何况普通听音室的所谓吸音处理了。但是,只要认真对听音室的天花板进行了中低频强吸收处理,效果还是明显的,只要40赫兹以上的频率从天花板反射回来的低频声强小于“掩蔽阀”以下(小于声源15dB以上),声音还原时的听觉感受还是好的,这时候,天花板“参与”的界面反射干扰就可以忽略。
如果天花板做了内空间深度不小于25cm的穿孔板+玻璃棉、吸音棉等吸音处理,通常就完全可以达到这些要求。
当然,如果本来就不相信管善群教授所说:“……为了真正听到节目源中的情况,必须把房间的反射声基本消除到听觉掩蔽阈以下。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切实可行的办法设置吸声面。房间的声学处理都必然是有个性的,没有统一的模式,基本方法是把反射面变成吸声面,……”的这些观点的,那我上面所有的建议和观点都没有意义了。
个人认为,在做听音室内环境处理时,【基本方法】是要遵守的。再普通的“烧房”,个人认为也不能违反“基本方法”吧?如果违反了“基本方法”,那主要用途就不是“烧房”了,或者说不符合烧房的最低基本要求吧。
个人观点,仅供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