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交之旅(8)——勃拉姆斯的性格特征与一般德人的性格倾向——再论勃拉姆斯为什么隐忍
勃拉姆斯的性格是在两极之间摇摆的性格,这在他的音乐中经常有所体现:经常一乎是爆满的热情——像第一交响曲开篇的隆隆鼓声,像是要把全世界的鲜花都采尽,献于某位女士的面前;一乎又是乌云密布,喜怒无常、深沉伤感的气质总是笼罩着这个北方德国人的心,但作为一个沉默寡言的男人他又总是将它们隐藏起来。愈到晚年,作为一个老光棍的种种毛病显露无疑——他经常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挖苦自己的朋友,对在其面前不小心说错话的喜爱他音乐的人也毫不留情面——“他的刻薄和坏脾气已经成为传奇,远远超过了他天性中优秀的品德”。要是没有音乐,很难想像他将如何生活(这情况对贝多芬亦如此)。我在德国时观察过情侣,在餐馆中他们默默地吃饭,一言不发;公共场合中的德国人一律噤若寒蝉——火车上不论老人还是年轻人一律拿着本书静静地阅读——与我们中国人乘车时的火爆场面判若两个物种。在我看来,德人中的大多数都是外表冷峻——不论男人女人__内心火热的——你一旦冲破那表象,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非常热情的,只是这热情不会轻易表露。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们会隐忍、压制,像勃拉姆斯一样,他们的热情都将在音乐中释放——没有任何民族像德国人那么热爱音乐,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像我们的闹市矗立着洗浴中心一样,他们每一座城市的显赫位置永远是留给音乐的——辉煌巨大的音乐厅和歌剧院——一般都是相向而立。一如勃拉姆斯一样,他们在音乐中找到了自己最好的表达;而在其他时刻,他们选择沉默。德国人愿意做的事情,他们都做得最好——比如汽车和啤酒,还有哲学;当然,还有以勃拉姆斯为代表的德国声——我说以他为代表,还有一个意思,他的音乐中没有破坏性的东西——如果他们能严守勃拉姆斯的隐忍,那么世界历史就可以重写了。-——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