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惑声中的激情——我的勃拉姆斯交响曲之旅(1)(2)(4)(5)... [复制链接]

查看: 114935|回复: 233
131#

黑暗给了我黑色的央视,火却用它寻找光明。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9-5-11 20:50:00 发表
            呵呵~大过年的那件糟心事也惊动您啦? 八成儿大家是当“喜讯”汇报来着。                                

[quote] 原帖由 qsyd 于 2009-5-11 12:37:00 发表
原来圆明园是央视的后花园呀。

[quote]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9-5-10 23:49:00 发表

对对对!!!
圆明园是俺们自己放爆竹不小心点着了的,八国联军是千里迢迢特地抗着“水枪”赶来“火中救宝”的~[
TOP
132#

回复 131# qsyd 的帖子

我看你是用来找片,祖国给了你生命,你却用来去米国找片——哈哈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33#

扒堆儿淘片跟搓麻一样,靠眼睛太慢,要凭手感。要么俺怎么开过一帖叫“轻拢慢捻抹复挑”呢。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5-12 10:29:00 发表
我看你是用来找片,祖国给了你生命,你却用来去米国找片——哈哈
TOP
134#

回复 133# qsyd 的帖子

我算服了你了,靠摸就能摸出是啥片来?真是“麻坛高手”,片场老将,我送你一个下联——抓挖勾铲扫且擦,下次带把铁锹过去。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35#

原帖由 qsyd 于 2009-5-12 9:32:00 发表
黑暗给了我黑色的央视,火却用它寻找光明。

措辞太“华丽”了。
饭桌儿上话:踔那儿一黑色的大裤衩子忒添堵,所以被天火燎了X毛~~~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136#

回复 135# bodyheat 的帖子

感情是这么回事._明白了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37#

勃交之旅(8)——勃拉姆斯的性格特征与一般德人的性格倾向——再论勃拉姆斯为什么隐忍

勃拉姆斯的性格是在两极之间摇摆的性格,这在他的音乐中经常有所体现:经常一乎是爆满的热情——像第一交响曲开篇的隆隆鼓声,像是要把全世界的鲜花都采尽,献于某位女士的面前;一乎又是乌云密布,喜怒无常、深沉伤感的气质总是笼罩着这个北方德国人的心,但作为一个沉默寡言的男人他又总是将它们隐藏起来。愈到晚年,作为一个老光棍的种种毛病显露无疑——他经常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挖苦自己的朋友,对在其面前不小心说错话的喜爱他音乐的人也毫不留情面——“他的刻薄和坏脾气已经成为传奇,远远超过了他天性中优秀的品德”。要是没有音乐,很难想像他将如何生活(这情况对贝多芬亦如此)。我在德国时观察过情侣,在餐馆中他们默默地吃饭,一言不发;公共场合中的德国人一律噤若寒蝉——火车上不论老人还是年轻人一律拿着本书静静地阅读——与我们中国人乘车时的火爆场面判若两个物种。在我看来,德人中的大多数都是外表冷峻——不论男人女人__内心火热的——你一旦冲破那表象,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非常热情的,只是这热情不会轻易表露。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们会隐忍、压制,像勃拉姆斯一样,他们的热情都将在音乐中释放——没有任何民族像德国人那么热爱音乐,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像我们的闹市矗立着洗浴中心一样,他们每一座城市的显赫位置永远是留给音乐的——辉煌巨大的音乐厅和歌剧院——一般都是相向而立。一如勃拉姆斯一样,他们在音乐中找到了自己最好的表达;而在其他时刻,他们选择沉默。德国人愿意做的事情,他们都做得最好——比如汽车和啤酒,还有哲学;当然,还有以勃拉姆斯为代表的德国声——我说以他为代表,还有一个意思,他的音乐中没有破坏性的东西——如果他们能严守勃拉姆斯的隐忍,那么世界历史就可以重写了。-——THE END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05-13 20:39:15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38#

原帖由 jshakszx 于 2009-5-8 20:45:00 发表
尼采的悲剧的诞生讲的很透彻,国人缺乏酒神的癫狂

刚看到这么好的帖子,勃4就是一部古希腊悲剧,充满了酒神精神
TOP
139#

原帖由 jshakszx 于 2009-5-8 20:37:00 发表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们谁不痛苦?(不甘于普通就会痛苦)

根据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唯意志论,痛苦才是具有肯定性的,快乐是否定性的。真正引起我们关注的事物必然是那些违背我们意志的事,就像我们不会为整个人的健康而高兴只会注意细节的小毛病,唱片拿在手里只会去挑各种瑕疵。因为我们的潜意识是需要痛苦的。“人生就是钟摆,从痛苦摆到无聊”当我们追逐一个目标时是非常痛苦的,而一旦达到目标只会感到极其短暂的幸福和满足然后就陷入了深深的无聊,能够摆脱这一钟摆的只有那些落入无聊魔掌的人。许多朋友在收碟时非常狂热,花大价钱挨JS的刀,但一旦到手后便没有了原来的热情,开始物色下一个目标。而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一场幻灭一场骗局,生活在年轻时那么美好,给你的承诺那么多,而真正实现的却少之又少。真正痕量一个人价值的不是他有多少幸福,而是有多少痛苦。
最后编辑biddulph 最后编辑于 2009-05-13 19:58:24
TOP
140#

尼采继承了叔本华唯意志论以及世界是我的表象这一切观点,但相比于前者的阳痿,尼采选择了超越,选择了超人和酒神。在他这里,叔本华的消极意志升级为了“权利意志”,即生命的本质是要变强,要超越。虽然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的,但当进入了酒神的癫狂状态,一切都充满了力量,权利意志得到了无限的膨胀,悲剧的美感让瞬间成为永恒。作为唯心主义哲学家,尼采,叔本华以及海德格尔一方面对西方二元论不断提出质疑和完善,更多关注的已经是人的状态,在这里本质上与中国的一元论已经有相通了,但是绝不一样,西方的思想发展都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基础上,所以得出的每一个结果都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以及为他人生命和已经死去的人的生命寻找意义。这点是中国不具备的,很多时候我们很喜欢斗,但那并不是酒神精神,那是一种浪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