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45# HAO1984 的帖子
我当然想在细节上进行讨论,可是跟楼主这种只会说大话的怎么讨论细节?细节上他能说出啥来?
这里随便说两句,其实关于这俩人包括其他人的贝多芬,可以说的地方太多了,每首奏鸣曲都很有的说,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就说最近一直在听的Gilels和Brendel还有其他人的贝18号钢奏,Op.31 No.3.吧。这里也不多说别的,就说开头那几个小节的和弦,要说整个曲子就没头了。
这是贝多芬唯一两首不以属和弦或者主和弦开头的奏鸣曲,这个奏鸣曲以II和弦的第一转位开始,也就是从一个pre-dominant chord开始,让人不清楚摸不到头脑,让人半天不知道这个奏鸣曲的主调到底是什么,然后过渡到一个减七和弦,最后终于到了属和弦,确定了作品的调性,让人有了回家的感觉~这几个和弦的progression非常的别致,Gilels弹的四平八稳,不太用踏板和用Rubato,这几个和弦他基本上是直接一带而过,没有过多的处理,不同于一般的人。而Brendel这几个和弦弹得非常有情趣,dim做的特别夸张,减七和弦和那个settle down的属和弦之间停了足够长的时间,让听众非常期待,这明显就不是楼主所说的弹之前经过深思熟虑的处理。Brendel的贝多芬有很多并非“深思熟虑"的地方,只不过他比有些人更守规矩,比较忠于原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弹琴条条框框多,在忠于原谱的情况下依然还有很多演奏者可以表现自己个人想法的地方,只不过对我们的耳朵是一个考验~
如果没有一定的乐理和演奏基础,意识不到这个开头其实是多么的特别的,与一般奏鸣曲是不一样的,又怎么能领略到演奏家独具一格的诠释?流传到现在的经典作品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它们中有类似上面的很多精彩的,与众不同的元素,否则早就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而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正是因为他们了解这些元素,把作品中这些精彩的元素一一给听众诠释出来~至于我们能不能听出来,那就要看自己的修行了。我能听出来的元素与大师给我们呈现出来的相比其实很少,尤其是自己没研究过的作品,很多东西不是大师没有做到,而是我自己没有听到。所以我根本不敢对大师们的演奏进行一个诸如楼主“XXX的贝多芬太深思熟虑”这么大口气的评价,所以我也觉得他的评价很可笑。当然,大师们的诠释中也有一些特别明显,特别容易分辨的地方,比如古尔德弹巴赫中颗粒感,是个人就听得出来,但是你想从这些特别明显的地方来武断地评价一个大师整体的演奏风格明显是不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