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种异煞
天啦,不知是哪个S 13译的名字,没有见过这么傻的译名的。电影内容很有意思,但是拍得很无脑。不过,女主角还是很漂亮的(乌玛.瑟曼),最后嫁给男主角了(现实中)。
音乐嘛,基本没有太多注意,不是很突出。
转)
首先,我得承认,没有尽早看到这部电影,是我今年最大的遗憾,这种激动和当初看《死亡诗社》有种相仿的感觉……,而更让我吃惊的是,男主角就是Ethan Hawke,就是《死亡诗社》中的男二号主角。这恐怕就是一种冥冥中的感觉吧?
电影很简单,未来的人都是经过基因改造的精英,而自然受孕的,且带有先天缺陷的,被认为是淘汰的种群,男主角就是这样的“未来低下阶级”中的一位,为了自己的太空梦想,他依然冒充“杰隆”(裘德洛扮演)这位基因优秀的极品人物,混进太空站,结果发生了监督被谋杀的事件,而恰巧他的眼睫毛,成了最大的嫌疑犯……
我对这部电影有二种很矛盾的、对立般的态度和观点,这使得我在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很难静下心去判别孰是孰非,或许这部电影要带给人的就是这样的思索:是与非、完美与缺陷、先天与后天,究竟如何去评判个中的价值?
可以说,这部电影给人的初级印象仍然是很美国式的文化价值取向:强调个人主义,强调坚强不屈,努力改变上天给予的狗屁人生,最终取得了梦想之中的太空执行任务。当文森特(Ethan Hawke饰演)最终踏上太空旅程时,我想许多抱有人生梦想的那些热血青年都会被感动,甚至会改变自己。
我们都会被文森特这样的执着所震撼,试想几年来为了让自己身份不被识破,需要花费多大的心血去改变自己的一言一行、需要花费多少汗水去加强体格,让自己成为精英中的精英?我想,每当人们因为生活的不如意时,一看到这样的带点悲壮似的行为,或多或少,总会相信,自己比文森特更加的幸运……
但是,如果影片仅仅要带给人们这样的想法,那这部电影就只能仅限于一部二流电影的上流,而无法达到一流电影的要求。我个人认为,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除了给人浅层次的思考外,还需要有更深层次甚至对立面的思考,这才是优秀电影流芳的原因。
我所思考的就是第二个观点:人们究竟需不需要在未来筛选优秀基因?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反对者就可以拿出文森特的例子来反驳,毕竟,人不是产品,经过筛选的人,只能称作为社会的可悲产品,打下了深深的一种烙印。人是需要有不同的人来进行融合,才能达到进步,这也是为什么奥运会处处强调的一种人类大同的认知。毕竟绝对公平的人生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用基因的优劣来进行人类的清洗,每个人都有强健的体魄、每个人都有出色的容貌、每个人都有漫长的寿命,那么什么才是人类去不断追求的呢?既然,每个人都是“刘翔”,那么这个世界就不再有“刘翔”,想到了《超人总动员》中的一句话:“既然每个人都能做超人,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超人”这,难道不是“完美”世间的一种可怕的现象吗?
但在这点,我又觉得,文森特的命运曲折关键在于他就是个“缺陷人”。从医学上来讲,剔除不必要的基因缺陷,是对后人的负责,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现在要强调“优生优育”,可见,人类从本能上来说,需要的就是基因完美的人,只不过这部电影着重体现了未来人类过分强调基因优越性。但如果我是文森特,我会恨我的父母,为何在人人都能享受基因筛选的权利下,却要生下我这样的一个“缺陷人”?这就好比人人都知道艾滋病通过性接触传染,既然你知道有安全套可以避免,为什么还不使用呢?
这就是我的两个观点,我始终无法用一种观点去驳倒另一种观点,其实想来也无所谓,毕竟这就是优秀电影带给我们的一些复杂的思考而已,你不能用自己主观的态度去否决别人,这就是世界奇妙的地方……
影片最为震撼的地方就是基因优秀人“杰隆”在最后坐到“清洁器”中自杀的场景(看完电影后,就能发现,原来电影在此前不断暗示,譬如“杰隆”自己曾在和文森特的对话中说道过自己曾自杀过,譬如镜头两次重复清洁器燃烧的场面……),这个结尾我想是电影成功的关键之处:为什么杰隆要自杀?难道是因为嫉恨文森特使用了自己的身份而最终完成了梦想,而自己却必须一辈子与轮椅为伴?或许杰隆恨的又是自己,为什么一个基因优秀的人,却需要“缺陷人”的照顾……当然,影片中杰隆在向文森特告别的时候,并没有显露这样的心理,他甚至为了文森特准备了足够两辈子使用的血液标本和尿液样本,可见,他还是欣赏文森特的那种为不屈命运而抗争的性格的,只是,他无法再面对自己是残疾而已。伴随着熊熊燃烧的火焰,我们可以看到文森特的眼神中的期待和感激(他已经隐约知道杰隆要自杀了),可以看到杰隆胸口挂着奥运游泳的银牌这两副画面的交替,这的确让我产生一种唏嘘不已的感叹之情。
-
-
s6834078.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6/8 13:22:20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