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残剑831
原帖由 烧到100度 于 2015/10/29 16:58:00 发表感觉这个是天意,上天注定不会给发烧友一个完美的东西,任何东西似乎不能完全取代谁,总留点遗憾下来,就是这个遗憾,才使得发烧友有乐趣,才使得发烧永无止境。所以 这个窗户纸还是不要去捅了。
原帖由 chijiange 于 2015/10/30 13:56:00 发表可能由于CPU的处理是和时间高度相关联的,音频信号一旦进入了CPU处理后便或多或少丢失了音乐的灵和魂,如正是这样,这个坎看来数字播放器是无法逾越的,也许上帝是公平的,给了CD生产厂商最后一条生路。
原帖由 残剑831 于 2015/10/30 22:52:00 发表 原帖由 chijiange 于 2015/10/30 13:56:00 发表可能由于CPU的处理是和时间高度相关联的,音频信号一旦进入了CPU处理后便或多或少丢失了音乐的灵和魂,如正是这样,这个坎看来数字播放器是无法逾越的,也许上帝是公平的,给了CD生产厂商最后一条生路。 有网友提出核心问题在于编码计算。这个观点因为我不懂技术,所以也无法判断其
原帖由 青竹戴雨 于 2015/10/31 11:28:00 发表电流与信号的时序不可以打乱,更不可颠倒。这点应该是决定高保真还原的关键。但做到这点事非常非常困难的。光是表面的硬件就不易办到,更何况还有微观内在的时序。看看现在的器材,无论多贵的,极可能根本就没有这种时序观念。通电都响,但时序不同,声音是完全不同的。只要是电流和信号经过的地方,都存在时序问题。这也可以解释,同一部器材,只是将里面原件和线材的方向调正确,声音都会很不同。
开心果
名琴LP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5/10/27 8:35:00 发表数码文件的本意是为了有利于传播及储存,要讲欣赏音乐还不如磁带,作为消费者而言,非要去追赶这个潮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才划不来咧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5/10/27 11:19:00 发表 原帖由 songeagle 于 2015/10/27 8:43:00 发表我感觉还是录音的问题,我用pchifi系统播放80年代磁带转录的wav,音乐味好于数码录音,虽然hifi指标上不如数码录音制品 这个是这样,把黑胶......
原帖由 songeagle 于 2015/10/27 8:43:00 发表我感觉还是录音的问题,我用pchifi系统播放80年代磁带转录的wav,音乐味好于数码录音,虽然hifi指标上不如数码录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