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箱的音质评价方法与标准 [复制链接]

61#

原帖由 空手 于 2009-7-29 15:34:00 发表
理解。

所谓“主观音质评价”的方法其核心恰恰是如何尽可能避免“主观因素”。

烧友自己一个人在家听自己的系统常常会钻入牛角尖而不自知,经验丰富的会好些,但恐怕谁也无法打包票绝不会钻牛角尖。所以生活中交流很重要,多听别人的也多请朋友到家里听比较好,这也是多少避免一些个人因素的方法。

说得对,所谓“主观音质评价”的方法其核心恰恰是如何尽可能避免(个人)“主观因素”。

目的是提高主观判断一致性,主观评价重复再现性,达到客观技术指标与主观音质评价互为补充的作用,最终获得尽可能客观一致的评价结论。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2#

玩音响好累啊,呵呵。
TOP
63#

说的很好,但用起来不容易啊.
老师说:你不需要懂音乐,喜欢听就行了!
TOP
64#

原帖由 kevinlove 于 2009-7-31 16:25:00 发表
玩音响好累啊,呵呵。


音响应该和电视机一样,买回家安心享受就行了。

现代音响却是花钱买难受,不过自作自受也乐在其中,嚯嚯嚯!!!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65#

回复 2# 松香味 的帖子

你这个测试好像是3/5a年代的
TOP
66#

频宽、频响、音场、结像、音色是评判HIFI器材的几个标准。

频宽:正常衰减条件下,极高频至极低频的幅度;
频响:极高、高、中、低、极低频段的曲线分布是否平直;
音场:宽、长、纵深的声音能量呈现;
结像:声音营造形体是否精细准确构成;
音色:是唯真、还是山泉水有点甜、还是蜜糖水很甜。。。
TOP
67#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7-31 16:54:00 发表
原帖由 kevinlove 于 2009-7-31 16:25:00 发表
玩音响好累啊,呵呵。


音响应该和电视机一样,买回家安心享受就行了。

现代音响却是花钱买难受,不过自作自受也乐在其中,嚯嚯嚯!!!

玩HIFI音响就是要折腾的!

一个频响曲线非常平坦的高级音箱或者系统,放到一个很差的听音环境里,频响曲线就会变成“【梳状】曲线”。“音响应该和电视机一样,买回家安心享受就行了”————实际上这种想法只是一厢情愿,或者是忽悠初哥,老兄是不是特别喜欢忽悠人??O(∩_∩)O哈哈~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9-08-02 09:30:54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8#

  3、“结像力好坏(声音是否凝聚、声像聚焦定位是否明晰)”、
这个让人头疼啊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
TOP
69#

是的,它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例如两声道频率特性一致性,两声道频响相位特性一致性等等,元器件的配对应用在这项考量中意义重大。其实每一个单项想获得满分都不容易。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0#

原帖由 uljftflndxv 于 2009-8-2 11:42:00 发表
  3、“结像力好坏(声音是否凝聚、声像聚焦定位是否明晰)”、
这个让人头疼啊



先顶一下松大侠!!!

相对而言,“结像力”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具体点说,一对需要“内拗”摆位的音箱,结像力就会比较差。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71#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8-3 7:41:00 发表
原帖由 uljftflndxv 于 2009-8-2 11:42:00 发表
  3、“结像力好坏(声音是否凝聚、声像聚焦定位是否明晰)”、
这个让人头疼啊



先顶一下松大侠!!!

相对而言,“结像力”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具体点说,一对需要“内拗”摆位的音箱,结像力就会比较差。

LPD可能见多识小.
TOP
72#

灵芝精只懂点皮毛,哈哈哈!!!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73#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8-3 7:41:00 发表
原帖由 uljftflndxv 于 2009-8-2 11:42:00 发表
  3、“结像力好坏(声音是否凝聚、声像聚焦定位是否明晰)”、
这个让人头疼啊



先顶一下松大侠!!!

相对而言,“结像力”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具体点说,一对需要“内拗”摆位的音箱,结像力就会比较差。

需要“内拗”摆位的音箱只是“频响指向性”指标不太好,例如离轴30度高频衰减太明显以致感觉高频延伸不足,需要“内拗”一定角度摆位,使频响(高频延伸)保持平衡的听感,但是“内拗”摆位不能解决音箱频率特性一致性、频响相位误差(相位失真)等等问题。所以是否需要“内拗”摆位?这与结像力好坏没有直接联系。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4#

个人觉得,现在很多的主观测量的方法和数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声音的质量,却不能代表声音质量的全部。主观的好听与否,与这些数据的关联性仍然不能达到1的水平。或许,是由于现代对心理声学的研究仍然处于开始阶段的原因吧。反正,到目前为止,国际上仍然没有对音色好听与否进行评价的标准。国内的所谓标准,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初级的要求。

主观标准之所以难定,是由于很多代表主观感觉的名词或概念,目前在科学上仍然难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清晰度、平衡感等或许很容易达到共识。但“空气感”、“飘”、“贵气”、“质感”、“松香味”、“牛筋味”等名词,如何定义才准确呢?估计不同的发烧友都有不同的定义。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一些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看法的事情。

反正,自己觉得好听就行了。讨论这些主观评价标准,对于目前的认知能力来说,实在太难了。
TOP
75#

原帖由 auragon 于 2009-8-3 13:33:00 发表
个人觉得,现在很多的主观测量的方法和数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声音的质量,却不能代表声音质量的全部。主观的好听与否,与这些数据的关联性仍然不能达到1的水平。或许,是由于现代对心理声学的研究仍然处于开始阶段的原因吧。反正,到目前为止,国际上仍然没有对音色好听与否进行评价的标准。国内的所谓标准,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初级的要求。

主观标准之所以难定,是由于很多代表主观感觉的名词或概念,目前在科学上仍

所谓“主观音质评价”的方法其核心恰恰是如何尽可能避免(个人)“主观因素”。

目的是提高主观判断一致性,主观评价重复再现性,达到客观技术指标与主观音质评价互为补充的作用,最终获得尽可能客观一致的评价结论。


经过专门学习、训练有素的人员,它们对主观音质评价考量项目会有相对统一的标准,或者经过专门学习训练能够相对统一的考量项目才会列入主观音质评价的考量项目。例如:“飘”、“贵气”、“松香味”、“牛筋味”等不容易统一的“概念”,暂时就不作为主观音质评价的考量“单项”,但是它们却可以通过主观音质评价其他的考量“单项”综合反映出来。目前的主观音质评价程序还不完善,但是个人认为研究发展的方向是对的。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9-08-03 15:34:04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6#

松兄有此想法的确令人敬佩。

经过训练的人,其听感的确比较客观。不过,这些人凤毛麟角。我听过很多系统,也接触过很多发烧友,但不客气的说,绝大部分发烧友的听觉都不是很中肯(估计要被拍死)。所以,我认为,训练真的很有必要,也就是要解决发烧友的再教育问题,但行路漫漫啊!
TOP
77#

所谓“主观音质评价”的方法其核心恰恰是如何尽可能避免(个人)“主观因素”。

目的是提高主观判断一致性,主观评价重复再现性,达到客观技术指标与主观音质评价互为补充的作用,最终获得尽可能客观一致的评价结论。

经过专门学习、训练有素的人员,它们对主观音质评价考量项目会有相对统一的标准,或者经过专门学习训练能够相对统一的考量项目才会列入主观音质评价的考量项目。

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啊。。。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
TOP
78#

原帖由 auragon 于 2009-8-3 15:41:00 发表
松兄有此想法的确令人敬佩。

经过训练的人,其听感的确比较客观。不过,这些人凤毛麟角。我听过很多系统,也接触过很多发烧友,但不客气的说,绝大部分发烧友的听觉都不是很中肯(估计要被拍死)。所以,我认为,训练真的很有必要,也就是要解决发烧友的再教育问题,但行路漫漫啊!

看得出老兄也是非常关注主观音质评价而且“发烧”阅历丰富的人士,对音响发烧有独到见解,希望多交流。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9#

松兄过奖了!!

主观听觉的训练过程太漫长了,对人的要求也非常高。没有大的听觉缺陷是基本的要求(很多发烧友可能会有一些缺陷而自己不知道的,这个要测量过才知道),本身的艺术修养、性格的好坏(主要是为人是否比较客观)、记忆力的好坏、对音色的敏感程度(注意,与对声压的敏感不同)的高低等等,满足这些要求的人就少很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听力的好坏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对音色的敏感程度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测量过不同年龄的听力水平,有些人好得令你非常吃惊(可以非常轻松听高于16000Hz的声音),但对音色好坏的判断就比较迟钝。有些金耳朵,听力却一般般,但可以非常轻松的说出音色改变在那里,约改变多少,而且形容的非常准确。这个,我们只能暂时得出一个结论:具备非常好的“人耳FFT系统”是成为金耳朵的必要条件。

另外,只要是人,就会有自己的喜好。只不过,金耳朵的听感更为符合大多数人的要求而已。这与松兄所说的是一致的。

听力非常好的人非常容易找,但金耳朵就太难了,而且不是一般的难!!!顺便说一句,录音师的耳朵未必都是金耳朵。
最后编辑auragon 最后编辑于 2009-08-03 23:06:11
TOP
80#

说的非常好!顶一个!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