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26427428429430431432433» / 48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8581#

回复 8579# 红茶 的帖子

我见过一位文化素养很高的前辈烧友,他有二套大器材(高昂的价格),一套是接待客人听的,另一套是自己听的,可是我就是听不惯他喜欢的那一套,后来想明白了,这和他的职业、对声音的理解有关系;他认为优美、活跃的声音不是真,而工整、平稳的声音才是真,当然我不一定认同,但是有了这种交往使我得到积累、长了见识。
TOP
8582#

回复 8580# 670707 的帖子

没问题
TOP
8583#

回复 8581# 670707 的帖子

有道理,我也喜欢真>美,但不影响真诚交流音乐。
TOP
8584#

回复 8583# 红茶 的帖子

前辈,在我有限的认识中,发现音响器材有这样的怪圈,好器材默默无闻,“电子产品”(指器材)充斥市场,高科技产品难以发挥技术特长而发出好声。就我目前的水准认识是:音响器材达到一定级别后更多的因素在于人,而不是器材本身了。
TOP
8585#

回复 8584# 670707 的帖子

音响器材达到一定级别后更多的因素在于人,是的,完全正确!对“声音”懂的越多听到的感受就越多。
TOP
8586#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11-10 13:29:00 发表
音响器材达到一定级别后更多的因素在于人,而不是器材本身了。
顶这句!
TOP
8587#

大家晚上好!



先顶后看。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588#

前者讲过音场形状问题,现实试着阐述声音结像中线条感的凝聚力和音场之中、低频还原与连接问题。
声音结像的基本构架是声音的线条感,如果把唱片信息还原比作一幅画面,我想用水墨画说明它,中国人书画中讲究线条“力透纸背”,在艺术效果上(感官层面)似呼力量传递要把画纸穿破,实际运笔中(采用中锋)等墨迹干燥后在阳光下反面观看,能见到线条内侧平行于线条的两条细线,这就线条本身的力量美,它又暗合了古典音乐中四声部,又是管弦乐作品变现手法的典型。那么声音线条和书画线条关系怎样呢,首先器材还原出现的音场必须有线条,这样定位感随之产生,决定线条质量的是凝聚力,好比墨汁走在普通纸上,线条是干瘦、呆板而在宣纸上却是墨在中间,墨汁中水分渗透进宣纸产生的晕化使线条饱满、鲜活,以此声音的线条必须有润泽度(泛音、余音等等);如墨汁未调整好便会出现涨纸的臃肿感显得缺乏筋骨而无力,声音线条的肥、粗表现为声音散、形体的模糊、质感弱,一句话:有线条没收紧,最终使音场画面密度降低。因此只能感觉王菲刚出道时忽闪着大眼睛张嘴便唱而无法体验现在的王菲如何遮着麦克风用感情唱歌了。
(未完待续)
TOP
8589#

回复 8587# 中山张 的帖子

张先生好,我还在写下篇,请稍等在与你聊,谢谢。
TOP
8590#

晚上好各位!

2011-11-09 22:45 树型| 收藏| 编辑| 删除| 小 中 大 8557 #
回复 8554# xin889 的帖子
明天大盘在2478---2526,看您选那个股?


今天大盘最低在2478!
TOP
8591#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11-10 18:32:00 发表
前者讲过音场形状问题,现实试着阐述声音结像中线条感的凝聚力和音场之中、低频还原与连接问题。
声音结像的基本构架是声音的线条感,如果把唱片信息还原比作一幅画面,我想用水墨画说明它,中国人大盘在2478画中讲究线条“力透纸背”,在艺术效果上(感官层面)似呼力量传递要把画纸穿破,实际运笔中(采用中锋)等墨迹干燥后在阳光下反面观看,能见到线条内侧平行于线条的两条细线,这就线条本身的力量美,它又暗合了



我爱书法比喻音乐的线条感。
TOP
8592#

我们以前提起过大提琴还原的空间感、松香味、琴腔共鸣,基于以上条件说大提琴还原的频响问题,我们知道大提琴发声近于人声,在音响器材还原中它介于中频与低频区间,他的四弦分别是A弦(最细一根弦,音调在小字组a)、D弦(略粗一根弦,音调在小字组d)、G弦(较粗一根弦,音调在大字组G)、C弦(最粗一根弦,音调在大字组C);我们播放一张非发烧的罗斯特罗波夫维奇演奏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EMI出版)唱片,通过聆听是否发现弓子拉在A弦声音主要在中频区域音色富有歌唱,是松香味集中区,走在D弦上音色略显蒙但连接G、C二弦能使音乐性更连贯、自然,到了G、C二弦则立刻低沉洪亮,这在器材上反映是轻松地自然走低频区域,尤其在C弦用力摩擦发出的深沉共鸣通过空气传送在偌大空间中的残响并有A弦紧跟奏出下一音符,真有身在浩瀚宇宙之感。这里突出说明的是不仅有琴腔共鸣又能迅捷、清晰的体现左手在不同把位上右手各弦音色并由此产生的声音频响自如的衔接和连贯性。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1-11-10 19:22:07
TOP
8593#

回复 8591# 红茶 的帖子

谢谢前辈认同。
TOP
8594#

前辈,我这两贴是基于音响器材达到一定级数之后,人的因素是关键,因为我听过几套百万器材动用十几万的线材在上述问题上解决不好,尤其是音场下沉或脱节或慢或浮在上面,但是声音好听的。
TOP
8595#

回复 8594# 670707 的帖子

是的,不奇怪,一般来说他们没有这把道行能把声像比例弄准确,剩下的只有声音了。

如果弄对了哪怕是过几百万绝对也是物有所值!!!
TOP
8596#

回复 8592# 670707 的帖子

是的,完全正确!对“声音”懂的越多听到的感受就越多,在分别两根弦上可拉同一个音,它的音高频率完全一样

但音色完全不一样,问题出来了!如不知其中的道道那么就是千万器材白送给你也是白搭。所以我说弄对了哪怕是

过几百万绝对也是物有所值!!!
TOP
8597#

回复 8596# 红茶 的帖子

能有前辈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由动力回家未吃晚饭先把这两贴完成,感谢!
TOP
8598#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11-10 20:21:00 发表
能有前辈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由动力回家未吃晚饭先把这两贴完成,感谢!


感动!
最后编辑蛋黄 最后编辑于 2011-11-10 21:01:36
TOP
8599#

原帖由 蛋黄 于 2011-11-10 20:4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11-10 20:21:00 发表
能有前辈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由动力回家未吃晚饭先把这两贴完成,感谢!

先生的文章有画面感、高清3D画面;生动、灵动、易懂、易领会、真才实料!享受了。。

这是先生吸取了音乐的能量后放出的光芒! [/quote
]
TOP
8600#

回复 8599# 蛋黄 的帖子

我们即便听口水碟也应注意歌者感情表达,这里针对音响器材还原来讲,平时我们一般较关注歌者音色之或甜美或独特,音高之高与低,音量之强与弱,口形之大与小,发声之区域,口水之滚动,呼吸的紧与慢,语音之清晰(声母、韵母),咬字、吐字之准确,而情感的表达关注不够,这里先说歌唱中有关情感表达的常用二种方法:拖音、颤音,他们的作品不仅使唱腔美化,更使歌曲的情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即便在弱音上是弱而实切不是弱而虚,并且随着音符出现转折、音高低的变化、调性的转化、强弱的更替,故此要求其信息还原中波折分明,音值(音符时值)准确。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1-11-10 21:13:2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