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美声歌唱法四百年巡礼(5)
意大利美声歌唱法四百年巡礼(5)
德国的歌唱学校曾经、且至今仍然对此进行着细致的研究,贯穿在不同风格的发展进程中,从瓦格纳歌唱学派开始,要求把专门的发声方式当作一项必须遵守各项规则的体育运动来对待一样,这与真实主义风格的要求非常相似,不过在表现的时候,不会对嗓子造成损害。
从相同的前提出发,德国歌唱学校通过适当的手段引导和支持那些愿意练习新曲目的重要歌唱者。而意大利的歌唱学校没有广泛运用这一点上(对于前人严格的教学系统,意大利人放弃了那些被认为不再贴切的部分),也没有找出对于歌唱者来说更合适的训练系统,这需要歌唱者和作曲家共同探讨作曲语言上的问题。
当时有很多知识都是需要特别掌握的,而当时的大多数音乐学院都在声乐教育之外开设一些简短的补充性课程,作曲家辅修这些课程成为必要:以至于能够了解一些乐器,至少需要了解小提琴(violino)、长笛(flauto)和小号(tromba)等。
瓦格纳强调,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乐队指挥即便对于没有一点儿难度的歌曲也没有最起码的时间观念。”
舒曼曾经说过:尽快对人声的四种形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在合唱中观察并研究其最有力度的地方的间隔,而在那些地方可以使用它的可变性和更少的柔和音等。
到了理查•斯特劳斯(Strauss)和普契尼(Puccini)的时代,无论是大作品还是小作品的作曲家在写作的时候,都会受到所在时代的影响,但是会在作品中加进他们的需求,这样就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歌剧的历史是作曲家和歌唱家历史的统一体,被认为是从佩里(Peri)和卡契尼(Caccini)开始,他们都是集作曲家和歌唱家的身份于一身的。在他们的时代,歌唱家的荣誉一般是基于作曲家的基础之上的。
除了上述情形之外,意大利音乐及歌唱学校很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但是在日耳曼国家中,对风格的兴趣不局限于音乐中的原因,同时也让音乐学校保持了一种高水平的文化,这种文化孕育了知识以及变革。尤其是在奥地利,可能是因为有几个美声大师曾经在维也纳居住过(从曼奇尼(Mancini)开始, 他在维也纳进行创作,并且在那里去世,到后来的萨里耶利(Salieri)等),因此在奥地利,对巴赫和莫扎特的风格,以及对德国艺术歌曲(liederismo)的崇拜,古典学派的倾向依然非常明显。歌唱家的风格创造了德国学派,可以说这是奥地利现存的为数不多的男校(Knaben Schulen)所带来的成果,其传统之花是按照同古代罗马歌唱学校相同的方法播种的。
但是奥地利和德国的歌唱学校在现代音乐实践方面得到了丰富。一般来说,对歌唱者最有益的部分就是保持其活力。
同样在德国,瓦格纳风格的浪潮以及其它一些原因震动了那些美声唱法的学校,现在仍然能够找到一些明显的痕迹。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为了适应新的风格,就必须寻找新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说唱(Sprachgesang,德文,意为宣叙调或朗诵唱)和艺术歌曲(Kunst gesang)中被找到了,即按照一种特殊的发声需求,需要发展共鸣音,使用分短法(fraseggio),以及增加在发音、分节拍、节奏以及和谐上的知识,加强乐器和戏剧精神上面的成果。需要明白的是,德国的歌唱学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自此之后我们再也不能忽视德国歌唱家在他们的作品上的实力和伟大功绩了。
斯托克豪森(J.Stockhausen)、伊费尔特(Iffert)以及里丽•雷曼(Lilli Lehmann),这几位歌唱家都是德国音乐贵族学校中最著名的几位。他们没有放弃同古老的意大利传统之间的联系,但是他们所喜欢的唱法是把声音归入到一个腔体的通道之中,这与意大利的那种富于音色变化的声音(voce con i colori)以及断奏的发声要求相反。
在德国,对科学方面的研究,自然一直伴随着歌唱发声教学,因此这方面的教学就有了最合理的发展。实际上,对现代音乐的表演,对于德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很流行的事情。其实这种唱法更容易使用已有的元素来实现最新的发声形式,适合表现出一种音乐表达上的特殊语言以及特定的构思。直到今天,说唱(Sprachgesang)的手法仍然是最著名、最重要的,其中包含有一些相当精确的解释。
说唱(Sprachgesang)的形式是由勋伯格(A.Schoenberg)构思出来的,规则也是他本人制定的。这个术语已经在国际上运用,说明了这种声学形式在表现主义创作中所处的巅峰地位,同时也要求现代歌唱学校必须对其给予重视,而不能弃而不谈。
对于勋伯格本人以及他的追随者而言,勋伯格在其作品《圣洁的皮耶罗特(Pierrot lunaire)》中严格地使用了说唱的形式,而这种形式是从格里克里谢•翰德(Gliickliche Hand)的合唱中吸取了某些东西而形成的。《圣洁的皮耶罗特》的开场白采取了朗诵的形式,演唱者需要非常严格地遵守音符的节奏和时值。同时,勋伯格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演唱的音符(Gesangston,德语,保持声音高度的固定)”与“说的音符(Sprechton)”之间的区别,进而采取了近似的手法。演唱者必须绝对避免那种演唱前有旋律的朗诵,同时要从自然的朗诵方式中跳出来。实际上,说唱(Sprachgesang)是一种伴随音乐形式的口语,需要复杂而多变的表演手法。为此,勋伯格本人建议表演者在演唱过程中加入表现力,但并不是基于语言上的,而是更多地通过音乐来表现。这样一来,声音的形象就会直接通过诗一般的想象力而产生,人声这时就会从所有传统唱法的约束中解脱出来,比如说现场演出的时候,艺术家会表现出内心的即时反应。
以上这些都是慢慢变成现实的。实际上对于表演者来说,都留有一部分的自由表现的余地,为此,说唱慢慢地符合了勋伯格所提出的规则。说唱的表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演者的个性、敏感性和表演能力,这些方面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搭档。
说唱这种新的演唱技巧在贝尔格(Alban Berg)那里找到了一个有力的维护者,它不定期地在贝尔格的歌剧《沃采克(Wozzeck)》这一作品中出现,而且有规律地出现在其角色露露(Lulu)那个属于歌唱家的地方。这里的朗诵被演唱者按照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从纯粹或简单的讲话,到有节奏的讲话,再到说唱,最后到说唱的次生形式,更接近于真实的歌唱。从形式上看,它不是使用勋伯格那种在音符脚上用星号标注来划掉音符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使得音符在空间上的安放显得模糊而不明确,所以它改用了小节纵线。而意大利第一个使用说唱的人是路易基•达拉皮科拉(Luigi Dallapiccola)。
另外在美国也有一系列关于发声的科学研究,而且是基于严肃的生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其中值得记住的是罗德(Root)的研究,据说他是加尔西亚(Garcia)的晚辈,他可能就是另一个通常提到的那个罗特(Roth),加尔西亚建议他做一些增强胸腔的练习以便掌握胸腔的运动。另外美国还设立有国家演唱协会(N.A.T.S.),通过会议和出版物来为有关发声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便利和支持。
附:参考文献*
Aprile G. 20 Solleggi per basso, Ricordi, Milano S.D.
Art F. Ecole pratique da chant, Enoch Frères Castellan, S.D., Parigi.
Capelli B. l’Arte del canto, Milano, Ricordi, 1942.
Cocchi L. Il canto artistico, Torino, Paravia, 1957.
Crescentini G, Raccolta completa di esercizi per il canto, Napoli, Girard, S.D.
De La Madeleine S. Théorie compléte de l’Art du chant, Parigi, Amiot, S.D.
Duprez L’arte del canto, Milano, Ricordi, S.D.
Florimo F. Breve metodo di canto, diviso in tre parti, Napoli, Girard, S.D.
Florimo F. Metodo di canto con aggiunta di una parte IV dedicata a Rocchi, Milano, Ricordi, S.D.
Guercia A. L’arte del canto, Milano, Ricordi, S.D.
Lablache L. Metodo completo di canto, Giudici, S.D.
Lamperti F. Guida teorico pratica per lo studente di Canto, Milano, C. Ricordi e C.S.D.
Mari N. il canto, Milano, Ricordi, 1959
PANOFKA E. L’arte del canto, op. 81, Milano, Ricordi, 1934.
PANSERON A. Metodo di vocalizzazione, Milano, Ricordi, S.D.
Ricci V., Tecnica del canto, Livorno, R. Giusti, 1920.
Ricci V., Raccolta di variazioni e cadenza tradizionali, Milano, Ricordi, ristampa 1966.
*备注: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同时参阅了我多年来在意大利攻读声乐博士学位课程时所作的关于这门课程的大量课堂笔记和指导教师分发给研究生的许多相关资料与音乐文献,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和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