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希与楚浮
精选了楚浮由德勒希配乐的电影音乐精选,相当多动听的片段。
(转)在法国配乐家里真正算得上大师的人物不多,久经考验而被人们一直怀念的大师非
georges delerue莫属了,他也是法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深远最持久的老一辈配乐家。
他五十年代开始为法国新浪潮电影配乐,六十年代已在欧洲配乐界获得巨大成功;八十年代进军好莱坞同样获得成功,并获奖无数。老头
200多部配乐作品里,至今仍被乐迷津津乐道的大部分都是在好莱坞的配乐。
georges delerue是个热情似火的人,他的作品旋律美妙舒展,朗朗上口,管弦织体古典唯美,莫扎特味道非常浓。老头毫无疑问是配乐界的旋律大师,注重旋律的雕琢,讲究华美雅致的布局,从不刻意摆弄深沉,音符里流露出的是作曲家最本真最纯洁的情感。虽然这样旋律化的直白乐风有时显得余味不足,对电影画面的开发不够,但就像莫扎特一样,没有谁会指责他过于旋律化的倾向,一美遮百丑,因为她们实在太美了。
如果以中国现代文学家来比喻,
georges delerue显然与巴金的艺术气质最相似,热情、善良、真诚、乐观,富有幻想情结,永远葆有青春的激情。这些特点又是莫扎特音乐所具有的,所以《
a little romance》里的主题旋律让人既崇拜这位法国老头,又无限想念莫扎特的室内乐。
georges delerue骨子里有一种天生的热情元素和浪漫因子,和
Wojciech Kilar的严谨肃穆形成鲜明对比。听听《
rich and famous》的第一轨,保证你会满心欢喜地成为法国老头的忠实簇拥,清雅的钢琴妙曼的弦乐和莫扎特似的尾音让人根本无法拒绝。
georges delerue可以让人在五秒钟内爱上他,五分钟内流下幸福的眼泪,这位天生的旋律奇才似乎总是带着这份自信优雅地进行着音符组合,直到
67岁去世。
《
agnes of god》里的长笛是我在听过
john barry的《走出非洲》后最让我感动的长笛,还有空灵的合唱和出现得不多的双簧管,营造的氛围既有宗教的圣洁又有生活的纯真。长笛代表着田园世俗,合唱代表着宗教圣洁,两者被弦乐紧紧联系起来,不论宗教还是世俗,最终都升华为一种伟大。《
agnes of god》是我听过
georges delerue为数不多的宗教神秘氛围的作品。这类题材也许不是他最擅长的,因为他在这部作品里甚至没有宗教得彻底的勇气,虽然有合唱营造气氛,但长笛、双簧管和女生独唱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稀释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弦乐也是时而轻柔时而压迫,在矛盾中推动着音乐发展。整部作品不似更早的《
rich and famous》那样一气呵成,泼洒性情,多了几分踟躇和忧虑,风格更加内敛,应该是一部花费了不少心思和时间的配乐。
《
a little romance》是
georges delerue进军好莱坞的第一部成功作品,获了当年的葛莱美和奥斯卡最佳原声音乐奖。这是我听过的作曲家最具莫扎特风格的作品,尤其是“
main title”的长笛主题,灵动轻巧、婉转悠扬,深得莫扎特旋律精髓。后面的乐段没有根据开场主题衍生出各种变奏,几乎一段一个小主题(除了“
a little romance”的吉他主题反复出现过四次),每段小主题的旋律都编写得精巧典雅,乐队的编排和独奏乐器的使用包罗万象,各乐段的织体编织丰富多彩,用料很足,曲风也很多样化,不像现在很多配乐家为图方便简单一味地使用主题变奏和标准和弦。虽然曲风潇洒自如,作曲家的创作态度却是严谨得一丝不苟,没有任何偷工减料和投机取巧,在音乐性上绝对是一部分量很重的配乐精品。除了开场的长笛主题,“
off to italy”以及“
end title”中类似古典协奏曲的弦乐段也有浓厚的莫扎特风味。还有小提琴协奏曲乐段“
Venice”让人立刻想到维瓦尔第的四季。“
a little romance”的吉他主题先后多次出现,是配乐中唯一的多乐段反复演绎的旋律主题。而且各乐段体系大致相同,都是由吉他演奏主题,搭配轻柔的弦乐背景。不得不诧异
georges delerue在这部配乐中极端的作曲手法,要么是完全独立的不同主题乐段,要么是几乎完全相同的吉他主题多次出现,这样走极端形式的配乐在其他作品里很难找到,实在猜不透这个法国老头是怎么想的。这几段相同的吉他主题确实是配乐的败笔,幸好老头精力充沛地谱写了另外十几段风格不同的优美旋律,使得这一败笔完全可以忽略。毕竟花如此工夫在一部配乐中写出这么多精彩的主题乐段并且每一段都具有可以发展成一部完整作品的潜质,这样的事情对于现在的配乐家来说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曾经一度认为
georges delerue的配乐缺乏现代气息,一是源于作曲家的创作年代,二是像《
a little romance》和《
silkwood》这样的作品给我造成的听觉印象。打破这种观念是在听到了《
a summer story》后,虽然也是很早的作品,里面有些悲情厚重的弦乐声部,还有现今配乐里用得很多的木管带有启示性的情感演绎,偶尔出现的小提琴也不显得那么浓烈炽热。所有乐段都是很中性化的淡雅哀伤,节奏徐缓,起伏连贯,体现了现代配乐标准。作曲家将旋律线条磨砺得平滑自然,很好地隐藏在乐队营造的整体氛围中,没有显得过分夸大甚至喧宾夺主,这些特点成为这部作品充满现代气息的标志。
《
a summer story》创作于
1988年,是
georges delerue的晚期配乐。作品里不再流露出过分热情和华丽的旋律片段,而是注重深沉含蓄的氛围营造和细腻的心理刻画。作曲家将一颗火热的心隐藏在深邃思想下的同时,也将以往突出的旋律线条向两端拉伸,形成在《
a summer story》里平行的延展模式。可以说《
a summer story》是一部以整体氛围取胜的作品,尤其体现了作曲家对乐队的控制力,使弦乐哀而不伤,管乐老成持重。从管弦乐强大的背景驱动力中,依然能感受到老头内心永恒的火焰。
似乎所有艺术家都要经历一个内心不断趋于平静的过程,巴金晚年写出了随想录,莫扎特去世前创作了安魂曲,在我看来和他们二位气质相投的
georges delerue晚期的配乐也流露出宁静安详的一面,并因此使其作品产生了现代气息。配乐界一代旋律大师,一个内心火热的艺术家,在《
a summer story》里使用了以往作品不常出现的大提琴协奏,长笛在这部作品里也没有了以往的轻巧灵动,长尾音显得有些步履蹒跚。
巴金,莫扎特,两个毫不相关的名字,他们各自的精神特点在
georges delerue身上得到统一,准确地说是用巴金般火热的内心谱写出莫扎特似的悠扬旋律,多么奇妙的现象。现今的学术界喜欢把地球上任何两个事物拿来比来比去,名曰“比较学”,不知道是否有人有兴趣把巴金、莫扎特、
georges delerue三者的任何两个拿来比较研究一下,至少比那些八百年攀不上亲戚的东西比较起来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