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2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年未出山,普及电影原声兼总结贴--续 50. 迪米屈.提欧姆金 Dm... [复制链接]

查看: 135047|回复: 276
81#

情挑六月花(白宫)
不明白为什么没直译。乔治.芬顿用钢琴轻声弹出非常美的主题,再懒散的展开,非常的动听。
(转)年轻雅痞詹姆斯.斯派德因为娇妻去逝而冻结了自己的感情,直到遇上了中年的餐厅女侍应苏珊.莎拉登,才打开了他封闭的心门。而他也帮助苏珊重拾自尊自爱的感觉。描写不同阶层之间的男女恋爱故事已拍过很多,本片导演路易斯.曼杜奇在影片的前半部还是拍出了很不错的情调,对两人对立鲜明的个性:温文优雅和美艳热情也做了很好的戏剧性发挥,可惜影片的结局陷入了同类电影无法摆脱的俗套。
试听页面:http://music.sina.com.cn/yueku/a/82258.html
51NDGN8n9FL._SL500_AA300_.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3 2:25:05 上传)

51NDGN8n9FL._SL500_AA300_.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82#

我的George Fenton
调整大小 DSC_015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3 2:57:16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157.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83#

我比较喜欢的作曲家,
30. 菲利普.莎德 Philippe Sarde
可惜在网上无法找到中文简介,就先给大家看英文吧。有机会再翻译。
(转)
菲利普.莎德出生于1943年10月16日,作为一个多才多艺且才华横溢的电影配乐家,已经有超过200部的配乐作品的菲利普.莎德很不幸在他故士之外却只有一点名气。受他歌唱家的母亲的鼓励,他三岁就对音乐产生了兴趣。4岁时他就在巴黎歌剧院指挥了卡门的片段。5岁他就开始录音实验,并在他表少年时代制作他的首部短电影。作为一个充满热情影迷,莎德无法决定是成为一个电影制作人或音乐家直到有一天他把他的短片给他的朋友们看却获得对其中音乐的衷心赞美。他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在那里他师从Noel Gallon. 在为Regine写了一些歌后,莎德在1969年为Claude Sautedt的电影Les Choses de la Vie(法语,不会译)提供配乐。开始了他们长达25年共11部电影的合作。莎德也和一些导演如Bertrand Tavernier, Pierre Granier-Deferre, Georges Lauthner, Andre Techine和Jacques Doillon进行过合作。作曲家另外最要的配乐包括The Tenant和获得奥斯卡提名的苔丝(都是罗曼.波兰斯基的导演),Bertrand Biler's Beau-Pere., Alain Corneau's Fort Saganne及Marshall Brickman's Lovesick, The Manhattan Project和Sister Mary Explains it all. 导演Georges Lautner说他是经常地让人惊奇的作曲家,能找到一个独一无二接近每一部电影内容的配乐。大师级的和非常精彩的配器,莎德的许多配乐是世界级的如Chet Baker, Stan Getz, Stehpane Grappelli和Maurice Vander, Yuri German, Rovi。

One of the most versatile and talented French film composers, with over 200 scores on his resumé, Philippe Sarde is unfortunately little known outside of his home country. Encouraged by his mother, an opera singer, he became interested in music from the early age of three. He conducted a brief section of Carmen at the Paris Opera when he was four. At the age of five he began experimenting with sound recording and made his first short films during his adolescence. A passionate cinephile, Sarde could not decide between being a filmmaker or a musician until he showed one of his short films to his friends and received compliments mostly about his music. He entered the Paris Conservatory, where he studied under Noël Gallon. After writing songs for Régine, Sarde was offered to score Claude Sautet's 1969 film Les Choses de la Vie. There began a partnership that spanned 25 years and 11 films. Sarde also established a close association with directors Bertrand Tavernier, Pierre Granier-Deferre, Georges Lautner, André Téchiné, and Jacques Doillon. The composer's other important collaborations included The Tenant and the Oscar-nominated score for Tess (both for director Roman Polanski), Bertrand Blier's Beau-Père, Alain Corneau's Fort Saganne, and Marshall Brickman's Lovesick, The Manhattan Project, and Sister Mary Explains It All. Director Georges Lautner said that he was constantly amazed by the composer's ability to find a unique approach to each film that he scored. Masterfully and unconventionally arranged, Sarde's soundtracks were often graced by the presence of such world-class musicians as Chet Baker, Stan Getz, Stéphane Grappelli, and Maurice Vander. ~ Yuri German, Rovi

译得不好、不通不准叫,本人英文水平和东方快车差不多

Philippe+Sarde+SARDEPHILIPPE.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3 13:56:58 上传)

Philippe+Sarde+SARDEPHILIPPE.jpg

Philippe+Sarde.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3 13:56:58 上传)

Philippe+Sarde.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24 17:51:45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84#

我的菲利普.莎德
调整大小 DSC_005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3 22:57:34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053.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85#

苔丝
极富有诗意的配乐,充满了对苔丝悲惨遭遇的同情,让人感伤又美到极致的音乐,单独听完全可以当一部音乐作品听(编排可能要作些调整)。拼死以求的一张碟。
试听页面:http://www.flamesky.com/cop/album/3743/1
(转)

 《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一百多年过去了,女主人公苔丝也早已树立在世界文学《苔丝》画廊之中,这不仅仅因为人们对传统美德有所超越,更因为作品主人公所拥有的人性与灵魂深处的巨大魄力使之成为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哈代以小说女主人公苔丝的悲惨命运替西方悲剧作了一个形象的阐释:苔丝本是一位纯洁美丽又非常勤劳的农村姑娘,她向往人生的真和善,但又时时遭到伪和恶的打击。苔丝的悲剧始于为了全家人生计去远亲家打工,却因年幼无知而被亚雷骗去了处女的贞操,成了一个“堕落”的女人,受到社会舆论的非议,把她看成不贞洁的罪人;苔丝后来与青年克莱相爱,又因为新婚之夜坦诚有污点的过去而被丈夫遗弃,而与近在眼前的幸福失之交臂;出于高度的家庭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苔丝为换取家人的生存而再次违愿沦为亚雷的情妇;最后因为丈夫的回心转意使得绝望的苔丝愤而举起了复仇的利刃,终于成了一个杀人犯,最后不得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导致“象游丝一样敏感,象雪一样洁白”的苔丝最后终被完全毁灭。这一切悲性遭遇全由于无情命运所精心谋划和设计,安排世事的宇宙主宰通过命运的巨网毫无怜悯地将人伦道德意义上的好人、善良人笼罩于进退维谷的苦难陷阱。
  《苔丝》里的女主人公苔丝是被哈代理想化了的现代女性。在哈代的理想世界中,苔丝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代表着威塞克斯人的一切优秀的方面:美丽、纯洁、善良、质朴、仁爱和容忍。她敢于自我牺牲,勇于自我反抗和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愿望。她所特有的感情就是对人的爱和信任,女性的温柔和勇敢在她身上融成了一体。她有美丽的女人气质,坚强的意志和热烈的感情,同时也有威塞克斯人的正直忠实和自然纯朴。她没有借助婚姻来实现追求虚荣的愿望,而是立足于自尊去追求自由。在她到冒牌本家亚雷“德伯那儿寻求帮助的时候,她的目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解决家庭的困难。她一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就坚决离开了亚雷”德伯。苔丝的灵魂是纯洁的,道德是高尚的,但是在资产阶级的道德面前,她却被看成伤风败俗的典型,奉为警戒淫荡的榜样,是侵犯了清白领域的“罪恶化身”。哈代的观点和社会偏见尖锐对立,他通过苔丝这个形象对当时虚伪的道德标准严加抨击。哈代坚持道德的纯洁在于心灵的纯洁,不在于一时的过错,因此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社会则坚持传统的习俗,认为一时的过错就是不可挽救的堕落,苔丝是一个犯了奸淫罪的罪人。哈代认为世界上没有完人。人的完美体现在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感情的丰富和忠实的爱情之中,只有从这样的完美中才能产生出纯洁来。哈代严厉批评了克莱代表的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指出它已经成为人们精神上的枷锁。然而正是这种民族风俗习惯结晶的伦理道德,它具有神圣的性质,是不成文的法律,被认作永远正当的东西。苔丝就是这种世俗谬见的牺牲品。哈代通过苔丝的悲惨遭遇无情结揭示出这种伦理道德的伪善及其劣根性,把它的残酷内容暴露出来。
  评论家称哈代的小说为命运悲剧,悲剧在于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苔丝的毁灭是命运的悲剧,更是一个男权社会压迫的结果。哈代的小说给人的是一种印象,而不是一篇辩论,作者要表现的真理就蕴藏在那些活生生的细节和语言当中。作者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主见,读者可以读出一千个苔丝来。哈代给我们描述的就是十九世纪末一个善良的女子如何被社会所毁灭的情景。莎士比亚说:“可怜你这受了伤的名字!我的胸膛就是一张床,要给你将养。”苔丝,这个被毁灭的女子的名字,正是千百年来女性悲惨命运的再一次回响。可怜的苔丝,这个社会是如此无情,连爱人都将她抛弃!不,她没有真正的爱人,她遇到的不是残暴的恶棍,就是虚伪的君子。在恶棍面前,她还能武装自己去反抗;在伪君子面前,她却敞开胸膛,让对方的利剑刺入心中最柔软、最纯洁的地方,逼得自己走上绝路。安吉尔,这似乎是天使的代名词,实际上却是一个刽子手,他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先把苔丝看作心中的“圣女”,也不检讨一下自己是否足够纯洁配得上“圣女”。他向苔丝坦诚了自己原来也找过情妇,苔丝原谅了他,可是当苔丝承认自己失去了贞洁时,他却认为苔丝好像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配不上他所谓“纯洁”的爱。就连莫里哀喜剧《伪君子》中的达尔杜弗都比他高尚,至少他从不掩饰自己最为骗子的本性和目的,只是手段比较低下,而像安吉尔这类人,本质也是一个伪君子,却自以为是一个圣人。更悲惨的是,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中,都偏偏是这类人获得了纯洁女子的爱情,却往往辜负了这份爱情。
  导演以典雅的手法忠实地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化,浪漫之余弥漫着宿命的无奈。获得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等多项奥斯卡奖。
  法国作曲家菲利普·萨德(Philippe Sarde)担任过《苔丝》配乐,他是一位神童式的作曲家,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一生创作有200多部电影配乐,可惜的是在法国之外,他的知名度非常低。萨尔德为《苔丝》所作的配乐除了保持一种忧伤的基调之外,还特意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英国民歌《绿袖子》融入到影片之中,既切合了影片故事发生在英国的背景,又巧妙地借用了《绿袖子》纯朴的民歌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Tess.jpg200x20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3 23:08:54 上传)

Tess.jpg200x200.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23 23:45:34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86#

父女情
非常优美动听的音乐,前面的人声非常的美,好象被很多地方引用过。后面有几段小提琴写得很有味道,基本可以当作小协听了,可惜短了些。
(转)  麦克(阿敏穆勒史塔尔,「钢琴师」)自将近50年前移民美国至今,一直是个 循规蹈矩的好公民,他最引以为傲的便是当律师的女儿安(洁西卡兰芝,「禁 止尖叫」);随著苏联一批关于二次大战的史料公诸于世,麦克被指控其实是一 位恶名昭彰的匈牙利纳粹战犯,他坚称这是共产主义份子的蓄意污蔑,要求安 为他担任辩护律师,没想到安后来竟找到一只音乐盒,里面赫然藏有不利于她 父亲的证据,这时安该面临了生命中最大的抉择:是该将证据交出去,让老父 被遣送出境?还是该将所有证据毁掉?金奖影后洁西卡兰芝与饰演父亲的阿 敏穆勒史塔尔,在片中有非常精彩的对手戏,本片曾荣获柏林影展的最佳影 片,是一部值得再三回味的精彩剧情片
41d2aeeebb91176a6899a123b9e00eee.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3 23:19:21 上传)

41d2aeeebb91176a6899a123b9e00eee.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24 00:26:26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87#

未班车
我的这张是精选Philippe Sarde为法国电影导演Pirre Granier-Deferre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的六部电影的配乐。其中,Le Train未班火车中他为安娜写了一段简单动听的回旋曲,乐曲反复后变得越加激昂动听。而La Veuve Couderc是一首非常优雅的古典乐曲。而后的16轨是一首相当优美的吉它与乐队的片段。Philippe Sarde的古典作曲风格非常讨人喜欢,是属于偶们的最爱。可惜,他的作品很难找到。
(转)  1940年5月,德军入侵法国,成千上万的法国人乘坐火车逃往安全地带。一个名叫朱利安·马洛耶的男人,不得不与他怀孕的妻子和小女儿分离。他在火车遇到一个名叫安娜·克普弗的女人,并且一路上尽力保护着她。她是名德籍犹太人,因此受到法国人的怀疑。可谁又知道,她同时还遭到纳粹的通缉……两个孤独在外的男女,在互相的交往中寻找着友情和心灵的慰藉。
s400060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3 23:42:28 上传)

s4000600.jpg

51XGRn2A1EL._SL500_AA300_.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4 1:51:28 上传)

51XGRn2A1EL._SL500_AA300_.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24 01:51:27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88#

Philippe Sarde 和 Sylvie Verheyde
这张是Philippe Sarde 为导演Sylvie VePrrheyde的两部电影Princesses公主 和 Silver eyes银眼作配的乐。其中第一部分是JAZZ与古典交替的配乐,在音轨8(长8分46秒)里,两部分有机混在一起,由JAZZ风格的吉它开始,过渡到优美的弦乐,再完全由乐队奏出片子的主题,最后JAZZ的主题再现,和古典的主题交织在一起,和谐而不冲突,最后由吉它奏出古典的主题,非常有意思和味道。
后一部电影只选了两段,但是都比较长,钢琴与长笛先分别奏出主题,然后进行变奏。不过,味道差了些。
41WW0QA9ABL._SL500_AA300_.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4 2:01:39 上传)

41WW0QA9ABL._SL500_AA300_.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24 02:01:39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89#

原帖由 zjize 于 2011-1-23 23:09:00 发表
苔丝
极富有诗意的配乐,充满了对苔丝悲惨遭遇的同情,让人感伤又美到极致的音乐,单独听完全可以当一部音乐作品听(编排可能要作些调整)。拼死以求的一张碟。
试听页面:http://www.flamesky.com/cop/album/3743/1
(转)
[img]http://bbs.hi

苔丝的LP,估计这是波兰斯基最优秀的影片之一,配乐很有意思,节奏和铜管运用得很巧妙,主题写的很美,音乐风很浪漫又有民族风格。电影看过不过有点不记得了。
ec8148a142ed63a7461064ce.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4 8:59:32 上传)

ec8148a142ed63a7461064ce.jpg

最后编辑burt5177 最后编辑于 2011-01-24 11:09:20
TOP
90#

原帖由 zjize 于 2011-1-21 15:16:00 发表
怀梦之邦
又一张霍华德抒情之作,非常动听。
(转)《Promised Land》是一部被人低估了的影片,然而Keifer Sutherland和Meg Ryan在当中有出色的演出。同样,James Newton Howard对该影片配的音乐也被人低估了。该影片配乐相当精彩,激发人某些灵感。其中单曲《Promised Land Suite》让人联想到婚礼音乐,想起新郎走过过道时一般会放的那段特别


这张OST的缩混工艺同样出自Sheffield Lab的二当家Doug Sax之手,因此与“喇叭花”们有着相同的HIFI性。另外,唱片编辑得十分讲究,Ambrosian Singers演唱的著名经文歌《噢,宏伟奇迹》在唱片中的位置安排足见巧思。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