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2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年未出山,普及电影原声兼总结贴--续 50. 迪米屈.提欧姆金 Dm... [复制链接]

查看: 130163|回复: 276
61#

原帖由 burt5177 于 2011-1-20 23:1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zjize 于 2011-1-20 16:23:00 发表
变脸
电影非常精彩,看时不会注意到音乐。只有当单独听时才会知道这部电影配乐是非常的不错的。
(转)这张原声大碟大家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吧?主要是演员阵容和导演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再加上这么好的一部原声作品,这么多好的元素相互融合的一起,带给中国观众深刻的印象。滴滴答答的八音盒开动鲍威尔为这部原声


这是Powell我想要的两部原声之一,另一部是史密斯夫妇。流口水!!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62#

27. James Newton Howard
对于发烧友而言,最熟悉他的可能不是电影原声,而是那张号称多手仔的发烧片片。
(转)  霍华作过多部电影配乐,但其最感受兴趣的其实是流行摇滚,并在早年参与了许多流行音乐的创作,与艾尔顿强等著名艺人都有合作。1985年开始转型从事电影配乐,以效率和流行赢得不少工作合同,但所作音乐流于形式而深度略显不够。九零年代后期有长足进步,1995年《水世界》不受电影惨败反而成为气势宏大而广受好评。  
出生于1951年的Jim Howard,年轻时就扎根于古典音乐的学习。在匹兹堡交响乐团里演奏小提琴的祖母的影响下,Howard开始学习钢琴,并在让他最终达到音乐顶峰的圣塔芭芭拉的西部音乐学院(与Reginald Stewart和Leon Fleischer一道)和南加州大学的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尽管他喜爱管弦乐,但是他还是于20世纪60,70年代进入了流行摇滚音乐的领域。自从他70年代早期在南加州乐队"Mama Lion"担任键盘手之后,Howard凭借他演奏的熟练技巧制作了一些个人演奏专辑。 在为电子琴而痴迷的那段时间里, 他经常为Diana Ross, Carly Simon, Ringo Starr等人编曲和演奏电子合成器。

他在为他的才华寻找一个最终归宿, Howard将他的名字扩充为James Newton Howard, 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个名字更加容易区分,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James Howard这个名字已经在这个行业存在了(当他在专业的音乐协会注册时就出现过问题)。




唱片公司:Sheffield Lab
唱片编号:10055-2-G (原CD版本为CD-23)

专辑介绍:

詹姆斯霍华是好莱坞著名的电影配乐者,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电影,诸如:麻雀变凤凰、伴你一生、绝命追杀令、执法悍将、危机总动员、情定巴黎、金钢、水世界......等,都出自他的手中。而这张专辑对许多资深的音响玩家而言,更是有一定的价值在。因为在调效良好的系统中,这张专辑所表现出的感觉就像电光石火般快速,而其低频更是非常的柔美且有弹性。而这张24K金的CD经过20BIT转16BIT超矩阵处理后,音感自然且音色明亮轻快,打击乐器格外具有冲击力,十分接近黑胶唱片的质地。TAS天碟 可能也是喇叭花最出名的一张CD,电光火石的录音最适合来测试系统的速度感。

20世纪70年代中期,James Newton Howard与Elton John进行了接触,很快他就成为了Elton John经常合作的键盘手。这种合作也包括了一些在1981年唱片歌曲中的演出和1986年与Elton John的一次巡回演唱会。然而,James Newton Howard准备从其它方面来拓展他的事业时。他为Cher和Valerie Carter制作录音,这与Barbara Streisand和Randy Newman有着相似的经历。James Newton Howard也有了机会谱写音乐,并在在澳大利亚的Elton John音乐会现场来指挥演奏。他开始与流向摇滚乐队Toto相熟,并为Dune他们打造了新的音乐,至今James Newton Howard的音乐仍然交给Toto的成员演奏。他对音乐精彩编排也给了其本人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自己音乐录音的机会。

之后,在八十年代中期,James Newton Howard投入了电影配乐。他的第一部配乐是1986年的《Head Office》,这部电影所创作的配乐几乎在5年以后被人完全遗忘,但James Newton Howard这个名字渐渐被好莱坞的导演们所熟知。他的配乐生涯在1991年因《Prince Of Tides》配乐获得奥斯卡奖提名和在《Moon》和《Grand Canyon》里面出色表现而扶摇直上。James Newton Howard也将他的配乐领域扩大到电视剧,为很多电视作品谱写了音乐主题,他在1994年因为E.R.获得了艾美奖提名,因财政状况也得到了改善,每一部作品都给他带来了丰厚的版税。之后James Newton Howard又获得过几次艾美奖和格莱美奖的提名,随后他又因《The Fugitive》和《My Best Friend's Wedding》以及几首歌曲而再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James Newton Howard随后与导演Ivan Reitman, Kevin Costner, 还有Lawrence Kasdan长时间合作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如今他在好莱坞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作曲家,现在James Newton Howard与他的妻子还有两个儿子居住在洛杉矶。
James.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1 14:15:33 上传)

James.jpg

thumb11343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1 14:20:05 上传)

thumb113433.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21 14:22:17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63#

我的James Newton Howard
调整大小 DSC_012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1 14:25:24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127.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64#

金刚
这部电影的配乐其实没有电影那么火爆,而是温馨而动听的片段居多。
(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关键时刻”参战的美国空军在法国的上空正忙着与德国人周旋。在这场空战中让观众认识了才华横溢的美国飞行员杰克。时间瞬息转到十五年后,早已在空军退役的杰克已经来到了位于东南亚的苏门达腊到打工。一支来自英国的考古队在队长罗德的带领下已经来到这片神奇的热带丛林很久了,队中还包括队长的千金,美丽的安。南太平洋阴郁、神秘的岛屿地貌和茂密森林同样吸引着这位性感的金发女郎。来自美国本土电影之都好莱坞的导演卡尔·丹姆带着他的摄制组也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地来到这里寻找着他新片的灵感和最佳拍摄地。然而,就是这三方看起来毫不相乾的人们逐渐地被这荒蛮之地吸引到了一起。当这些人“团结”到一起组成全新的拍摄考察队伍,美丽的安成为卡尔导演最新的女一号的同时,在一座全新的岛屿上,这个似乎预谋已久的传奇故事便慢慢拉开了无法再次还原的序幕。数十米高的巨型黑猩猩、凶残的史前恐龙、无人踏及的原始森林、虔诚愚昧的土着人……都令这队来自文明世界的现代人始料不及。但利欲熏心的导演发现并导演了一场惊世骇俗的“人猩恋”。将美女安以土着人独特的“艺术形式”许配给了那个叫“刚”的大黑猩猩。然而,这一荒诞的行为却早就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人猩大战”……被贪婪的人类使尽招数带到“文明”当道的国际都市的金刚无辜地成了人们的玩物。而当它看到“心上人”安遭受其他无耻人们的“侮辱”时,愤怒的大猩猩疯狂地挣脱人类的禁锢,带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冲上了象征人类文明的摩天建筑--帝国大厦,与人类的战机展开了一场血腥的肉搏战……夺回自己的自由、捍卫自己的爱情……

原声碟介绍:

詹姆斯·纽顿·霍华德曾为多部电影配乐,但其最感受兴趣的其实是流行摇滚,并在早年参与了许多流行音乐的创作,与艾尔顿强等著名艺人都有合作。1985年开始转型从事电影配乐,以效率和流行赢得不少工作合同,但所作音乐流于形式而深度略显不够。九零年代后期有长足进步,2005年《金刚》的配乐因为气势宏大而广受好评。
试听页面:http://www.flamesky.com/cop/album/1135
thumb342423243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1 14:39:49 上传)

thumb3424232432.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21 14:50:01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65#

恐龙
这部早期的3D动画,其配乐深受好评,应该算是霍华德最成功的配乐之一吧。相当火爆的作品,录音非常好,记得好象上过TAS榜单。
(转)这个是我个人最为推荐的JNH的原声,也是JHN为迪士尼配乐这么多年来最为优秀的作品,相比于他后期的作品可以说是耐听许多。毕竟题材不同,所把握的尺度也不一样。

在世纪末灾难片潮流的影响下,迪斯尼投巨资拍摄了这部以“天地大碰撞”为背景的精工制作的动画片,第一次在银幕上展现了恐龙即将灭绝时期的地球。
影片中恐龙故事的背景,就是一直未能定论的小行星撞地球导致恐龙毁灭的理论。这样的推断并非绝对严谨,但在好莱坞数码动画的高超工艺下,居然防真地出现在银幕上,这也是影片的最大卖点之一。当然,深谙卖座片道理的迪斯尼只是把它处理为背景,真正的主角还是拟人化的动物——一群逃难的恐龙和几只猴子。高科技永远是为人类服务的,忽视人性的单纯展现高科技是不能成为一部卖座片的。
从制作上讲,影片的确非常出色,实景与动画结合得近乎完美。尤其是影片开头一段,几乎难以分辨动画与实景,只有当一个不可思议的镜头出现时,我们才发出一声惊叹:“这是动画!”高山流云、辉煌落日,美奂美仑的大自然镜头中,一些已经灭绝的动物出现了,影片把我们带到一个无法想象的神奇世界。这绝对要归功于高科技的发达和为数众多的动画师的努力。
不过,影片也有自己的致命伤,那就是故事、主题、角色、性格、反派等等元素过于简单,不过作为一部动画片来说,其实也不算太离谱。
试听页面:http://www.flamesky.com/cop/album/6210
545467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1 14:44:49 上传)

5454676.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21 14:51:35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66#

蝙蝠侠前传1,2
这是James Newton Howard 和Hans Zimmer合作的配乐,当然是精彩而火爆。其实,发烧友不喜欢电影原声是很可惜的事。大家都知道音乐碟在制作时,动态压缩是不可避免的事。这也就是说,你再好的音响,都不可能还原现场或音乐本身的动态,因为音源已经处理过了。但是,电影音乐制作时,似乎影院里动态是不用压缩的,因此动态都可以保留。我想这也许是许多电影音乐动态极其惊人的原因吧。发烧友满世界找发烧片片,其实,相当多原声超发烧,满地都是,就怕你音响播不好。


(转)在讲求分工合作的好莱坞电影世界,几位配乐家一同为一部电影效力可谓司空见惯。这样的情况,通常是老牌的配乐家母鸡带小鸡似的联名作曲,拉拔后进,或是新锐们偕同工作,壮大声势;再不然,就是配乐家先后受雇,各自完成的部分经过后制编辑,共同呈现在电影中。当红一线配乐家联合创作的情况就相当罕见了,《蝙蝠侠:开战时刻》(Batman Begins, 2005)由汉斯季默(Hans Zimmer)与詹姆斯纽顿霍华(James Newton Howard)协力作曲,算是较特殊的案例。

为了让这部准备替九○年代末期蝙蝠侠系列电影雪耻的作品在配乐方面立于不败,导演克里斯多福诺兰(Christopher Nolan)商请高人气的汉斯季默负责统筹。季默认为自己担子实在太大,因此建议导演一并聘请好友詹姆斯纽顿霍华承担任务,同时也一圆两位配乐家多年来期盼共同创作的梦想。消息披露以后,大众就相当好奇,这两位配乐家的合作究竟会为全新的蝙蝠侠做出什么样的音乐结论。

之前面对电影正式公开前各方接踵而来的询问,汉斯季默就明确表示,针对电影中布鲁斯韦恩受创的心灵,本作音乐风格会比先前作品更为黑暗,情绪高昂的英雄主义完全不是诉求重点。原声唱片在外观上即特立独行,各音轨一反通常配乐专辑以关键词提示场景的命题惯例,改采十二种蝙蝠家族(翼手目 / Chiroptera)成员的拉丁文属名(Genus)做为标题。率先登场的Vespertilio(霜毛蝠)是电影开场音乐,彷如蝙蝠翅膀拍动声的电子音效,为电影的阴郁气氛定调,接着铜管反复奏出d小调的D和F两个长音符动机,像不断涌起的浪涛,影射布鲁斯挣扎的心境。

相对于季默频频面对媒体谈论创作,纽顿霍华显得较为低调,加上配乐制作团队大多是季默的人马,看起来好象一切工作皆由季默主导,霍华仅位居陪衬角色,听过作品以后,这样的直觉似乎更加强烈。事实上,作品中融合两位作曲家风格的段落并不算少,像描写布鲁斯韦恩在双亲遇害后内心孤寂的Eptesicus(棕蝠),一开始由弦乐带出的旋律,明显是纽顿霍华一贯抒情内向的风格,后段旋律才改由季默接手,呈现更深沉的音乐表情,只不过霍华的手笔偏向软调,季默介入的部分则通常个性鲜明,因而听起来有不等比例的感觉。

乐团弦乐部特别增加能发出低频的大提琴数量,以表现更阴暗的音乐色彩,于《七夜怪谈西洋篇》系列挑大梁的大提琴家马丁狄尔曼(Martin Tillman)也在不少段落中串场主奏。Myotis(鼠耳蝠)乐段就笼罩在这样的沉重气压,气氛最后被强烈季默风格的动作音乐打破,电子乐器同时完全取代了管弦乐的大气,在打击节奏相伴下,情绪被推向高潮。

电子乐器的吃重演出,在音响质感上与管弦乐形成拉距,意在反映布鲁斯多重的心里状态。Antrozous(穴蝠)与Molossus(犬吻蝠)两段动作音乐,蝙蝠翅膀拍击节奏,以及D、F双长音动机,融合在《黑雨》(Black Rain, 1989)悲壮的音乐语汇中,汉斯季默在好莱坞崛起时极富实验性的电子音乐手法,被巧妙地带入蝙蝠侠的世界,让人印象深刻。

许多人初听这样一部配乐,由于一时抓不到焦点,而心生“主题旋律到底在哪里”的疑惑,熟悉丹尼叶夫曼(Danny Elfman)《蝙蝠侠》(Batman, 1989)主题的乐迷尤其不易谅解,季默一句“创作时根本不想重看先前系列电影”的表示,甚至被指为自大傲慢。叶夫曼《蝙蝠侠》的经典程度不需怀疑,然而在故事时序上,《蝙蝠侠:开战时刻》早于先前的四部电影,描写的是蝙蝠侠成长的混沌阶段,配乐理应有其不同的切入点。

养成期的蝙蝠侠心境更为复杂,因此该配乐并不明确将某一个音乐动机,诉诸为所谓的“蝙蝠侠主题”,而希望由听者自己去下定义。季默和纽顿霍华的标题命名方式,虽说是玩笑一场,但亦可以将之视为对音乐面貌多样性的隐喻,亦即蝙蝠侠的音乐诠释,不必然是一言堂。也正是因为这样,作曲家才会视需要去回顾《黑雨》,而不去在乎同一年诞生的经典《蝙蝠侠》。
试听页面:http://www.flamesky.com/cop/album/3677
234365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1 14:58:42 上传)

2343656.jpg

5434344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1 14:58:42 上传)

54343443.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21 15:04:48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67#

伴你一生
非常抒情而动听的一张碟,当一张音乐专集听没问题的。

(转)整张专辑由Kenny G与James Newton Howard联合打造,他们不仅合作完成乐曲的制作,更是亲自上阵合作了专辑中的好几首乐曲(Kenny G当然是吹奏萨克斯,而James弹奏钢琴)。第一首由Kenny G带来的Theme From Dying Young相信大家从各种各样的Kenny G精选辑中都可以听到,乐曲秉承Kenny G的一贯风格,深情忧郁但并不颓废,把一段爱情故事娓娓道来。我想大家都喜爱Kenny G的委婉与细致的演奏特色,而这种特色在这首乐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流畅好听的曲调,绝对是浪漫萨克斯的精髓。Kenny G与James合奏的这曲Driving North/Moving In表现的是两位主人公向北迁移时愉悦的心情,所以乐曲以欢快的节奏作为基调,钢琴、吉他、萨克斯相互辉映,美丽的有如天空的一片自由自在的云彩,让人们暂时忘却了一切的烦恼。这又让我想起影片中伴随着这段乐曲,小汽车在四周风景如画的公路上行驶的镜头,也许“自由”就是这段乐曲想要表现的主题吧...而The Clock这首曲子则显得较为伤感一些,乐曲中模仿时钟嘀嗒作响的一段所表现出的无奈令人动容...Love Montage这首曲子非常的好听,一种热爱生命的浪漫情怀突显而出。而我觉得这首The Maze则表现出一种略带宿命的悲观情绪,大提琴仿佛把我们引领到慢慢小雨之中,而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模糊与不可知...第二首由Kenny G与James Newton Howard合作的乐曲Hillary's Theme是一首追求唯美的作品,女主人公Hillary是美丽、善良与健康的化身,而这段乐曲正是对她的热情讴歌;相比之下,男主人公Victor的主题乐曲则被钢琴赋予了一种忧伤与无奈的基调...非常喜欢Victor Teaches Art这段曲子,乐曲讲述的是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讲解油画的一段情节,因为我至今仍然对于在许多幅美丽的油画幻灯片与男女主人公之间穿插切换的镜头记忆犹新,因为这一段影片有一种令人窒息的美感...San Francisco预示着男乐曲讲述的是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讲解油画的一段情节,因为我至今仍然对于在许多幅美丽的油画幻灯片与男女主人公之间穿插切换的镜头记忆犹新,因为这一段影片有一种令人窒息的美感...San Francisco预示着男女主人公新生活的开始,犹如开启了一扇希望之窗,美景尽在眼前...Kenny G与James合作的第三首乐曲I'll Never Leave You(Love Theme)是全片的爱情主题,曲子由钢琴对爱情的低声吟诵开始,加入管弦乐的伴奏逐渐变强,最后由萨克斯完成最后的讴歌...专辑中有一首蓝调风格的乐曲All The Way分别由Jeffrey Osborne用歌喉,King Curtis用萨克斯来诠释。

  我们都知道,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与死亡的伤感的故事,由于考虑到观众的感受才不得不改为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尾。我想正是这样一个故事激发了Kenny G与James Newton Howard的创作灵感吧,整张专辑散发着一种唯美的芳香,在电影中有着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而平时欣赏时也会带给你难得的平静、愉悦与安详。这部影片的音乐给我的最大的惊喜并不是Kenny G悠扬的萨克斯,而是许多乐曲中钢琴与吉他的浑然天成的搭配与美感,它们之间的过渡与合作是那样的自然、浪漫与统一,而相比之下,萨克斯则带有一点点人工的匠气与做作。

  而我想浪漫轻音乐也应该到复兴的时候了,它不应该仅仅在我们用餐的时间作为一种特殊的调味品激发我们的食欲,也不应该是让人昏睡的催眠曲,它为我们提供一个心灵暂时停歇的港湾,一片充满芳香的音乐花园...
试听页面:http://www.flamesky.com/cop/album/1576
Dying20Young.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1 15:10:23 上传)

Dying20Young.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21 15:11:22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68#

怀梦之邦
又一张霍华德抒情之作,非常动听。
(转)《Promised Land》是一部被人低估了的影片,然而Keifer Sutherland和Meg Ryan在当中有出色的演出。同样,James Newton Howard对该影片配的音乐也被人低估了。该影片配乐相当精彩,激发人某些灵感。其中单曲《Promised Land Suite》让人联想到婚礼音乐,想起新郎走过过道时一般会放的那段特别的音乐。
试听页面:http://www.flamesky.com/cop/album/6243
Promised0Land.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1 15:16:16 上传)

Promised0Land.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21 15:17:14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69#

星银岛
本来想推荐失落的帝国的,不过好象音效碟,就改为星银岛,同样的是动画片。
电影没有找来看,音乐比失落帝国好听。

(转)《星银岛》取材自18世纪著名儿童读物作家,罗伯·路易丝·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的世界名著—《金银岛》(Treasure Island)。不过不同于原著《金银岛》的是,这部《星银岛》要将整个故事挪进充满梦幻色彩的星际太空。

迪斯尼并不是第一次将《金银岛》搬上银幕。早在1950年,迪斯尼影史上第一部完全由真人主演、没有动画成分的电影,即是根据这部同名小说改编的经典冒险影片《金银岛》。事隔五十几年后,迪斯尼再度重温旧梦,以动画方式创造出奇幻太空版的全新诠释,并以传统手绘结合3D技术,把原本的故事场景移到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之中。

秉持迪斯尼一贯的改编风格,《星银岛》保留了原著的故事架构,内容依然是关于寻宝少年基姆·霍金斯(Jim Hawkins),在获得一张太空寻宝图后,便带领自己的队伍展开寻找宝藏星球——星银岛的冒险旅程。但他所不知道的是,声名狼藉的独脚大盗朗·约翰·斯尔维尔(Long John Silver)已然秘密混进寻宝的队伍当中,伺机夺取太空船、掌握寻宝图。于是,少年冒险家基姆·霍金斯,一面对抗着宇宙间未知的黑洞和猛烈的太空风暴,另一面却惊讶地发现自己信任的朋友竟然是阴险的太空大盗!在经历过一番艰险之后,霍金斯终于成长起来,领悟到藏宝图背后的真正宝藏……

《星银岛》是迪斯尼公司推出的第42部经典动画电影。担任导演和剧本改编的是迪斯尼的老将罗恩·克莱门特和约翰·默斯克。这两人曾经多次成功合作,共同创作了众多的精品。例如《阿拉丁》(Aladdin)、《大力士》(Hercules)、《小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等等,均被多次被列为“20部最值得推荐的儿童影片”。
 
在配音工作中不多见的是,《星银岛》的主角基姆·霍金斯有两位配音演员,一位是演员约塞夫·高登·卢维特,负责对话部分的配音工作。另一位则是特意请来的著名摇滚乐队——Goo Goo Dolls的主唱乔尼·瑞责兹尼克,专门为角色配唱。刚刚因《激情年代》获得2002年东尼奖最佳舞台剧男配角奖的,布赖恩·莫瑞则将为片中的第一号反派——半人半机器的独脚大盗斯尔维尔配音。英国老牌女星艾玛·汤普森,则会为片中埃米莉(Amelia)船长配音。

在电影原声带部份邀请到1998年为电影《City Of Angels》谱写演唱“Iris”一曲拿下Billboard单曲排行榜Top 9名次而声名大噪,并赢得第41届葛莱美音乐奖“年度唱片”、“最佳流行演唱团体”、“年度歌曲”等3项大奖提名的Goo Goo Dolls主唱John Rzeznik为此辑谱写二首主题作品,并亲自演唱剧中男主角Jim之歌“I'm Still Here”,令人难忘的抒情摇滚力作;另一首作品则邀来英伦偶像乐团BBMak为本片插曲献声,完美的合声再现青春气息;五度荣获葛莱美音乐奖提名的配乐大师James Newton Howard(急诊室的春天、新娘不是我)继迪斯尼动画《Atlantis: The Lost Empire》后再度为2003新春强档《星银岛》再度担任起原声带的配乐重责,超过60部电影的配乐经验累积,磅礴的弦乐衬托出此片的气势,再度带领乐迷们进入未知的探险之旅!
6565656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1 15:42:12 上传)

65656565.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21 15:44:52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70#

第六感生与死
这部是霍华德非常精彩的配乐,当然,电影也很经典。应该算是霍华德代表作。
(转)  麦尔康医生是一名杰出的儿童家庭心理学者,帮助过不少问题儿童走回正路,也因此获得市**的表扬。不料,一名接受过麦尔康医生治疗,但未成功的青少年却闯入麦尔康医生家中,枪伤医生后,再举枪自尽。

  一年后,麦尔康医生再度面临一件与自尽青少年相似的病例。医生决定再试一次,帮助这名叫做柯尔的小男生。柯尔拥有阴阳眼,长久以来饱受鬼魂的困扰,不时会见到死去的灵魂,让他十分害怕。

  麦尔康医生对柯尔伸出援手,却不为柯尔所接受,因为柯尔认定没有人可以帮助他脱离现状。在麦尔康医生不断的坚持下,终于柯尔逐渐心防,让医生了解自己的问题,也慢慢地接受他的建议。在治疗柯尔的同时,麦尔康医生发现自己的婚状况出现问题,他的太太不但冷落他,而且似乎有了外遇。于是麦尔康同时面对工作上与婚姻上的两个难题。

  柯尔在医生的开导陪伴下逐渐接受自己拥有阴阳眼的事实,就在整件事似大功告成、功德圆满之际,麦尔康医生却有一个惊人的发现。


  该电影由试金石影片公司(Touchstone, USA)1999年出品,印度籍导演M·奈特·沙马兰(M. Night Shyamalan)原创剧本并导演,动作明星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饰演麦尔康(Malcolm Crowe)医生,8岁的小柯尔(Cole Sear)则由童星海利·乔·奥斯蒙特(Haley Joel Osment)饰演。

  Night Shyamalan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与出人意料的结局使影片成为经典的票房大作,同时James Newton Howard娴熟的感情丰富的配乐也让这部恐怖而充满温情的电影增色不少。
557767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1 16:26:28 上传)

5577677.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